探究图形设计创意思维新视角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跨学科选题来源 | 第15-17页 |
第2章 图形与图形设计 | 第17-22页 |
2.1 图形概念 | 第17页 |
2.2 图形的发展 | 第17-20页 |
2.3 当代图形设计面临的困境 | 第20-21页 |
2.4 解决办法 | 第21-22页 |
第3章 图形设计创意思维 | 第22-32页 |
3.1 思维 | 第22-25页 |
3.1.1 思维的概念 | 第22页 |
3.1.2 思维的生理基础——大脑 | 第22-23页 |
3.1.3 创造性思维与艺术创作 | 第23-25页 |
3.2 图形设计创意思维特征 | 第25-26页 |
3.2.1 独特性 | 第25页 |
3.2.2 联系性 | 第25页 |
3.2.3 随机性 | 第25-26页 |
3.3 图形设计创意思维来源 | 第26-29页 |
3.3.1 外在来源 | 第26-27页 |
3.3.2 内在来源 | 第27-28页 |
3.3.3 跨学科知识融合 | 第28-29页 |
3.4 图形创意思维过程中的哲学应用 | 第29-32页 |
3.4.1 主题——联系性原则 | 第29-30页 |
3.4.2 构思——发展性原则 | 第30-31页 |
3.4.3 验证——实践性原则 | 第31-32页 |
第4章 图形设计思维可视化 | 第32-42页 |
4.1 图形设计思维过程可视化 | 第32页 |
4.2 图形设计思维过程可视化表现 | 第32-35页 |
4.2.1 概念图 | 第33页 |
4.2.2 思维导图 | 第33-34页 |
4.2.3 流程图 | 第34-35页 |
4.3 图形设计思维内容知识可视化 | 第35页 |
4.4 图形设计思维内容知识可视化表现 | 第35-40页 |
4.4.1 具象内容的抽象表现 | 第35-36页 |
4.4.2 抽象内容的隐喻式表现 | 第36-40页 |
4.5 图形设计思维可视化方式 | 第40-42页 |
第5章 图形设计创意思维可视化运用实验 | 第42-61页 |
5.1 主题解析——“薛定谔的猫”诠释 | 第42-43页 |
5.1.1 “薛定谔的猫”实验概述 | 第42页 |
5.1.2 “哥本哈根诠释” | 第42页 |
5.1.3 “多世界诠释” | 第42-43页 |
5.1.4 解析 | 第43页 |
5.2 构思——思维可视化解析 | 第43-47页 |
5.2.1 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体现 | 第43-44页 |
5.2.2 逆向性思维体现 | 第44-46页 |
5.2.3 开放性思维体现 | 第46-47页 |
5.3 实践——知识可视化下图形设计表现悖论 | 第47-53页 |
5.3.1 分形图形的复杂状态 | 第47-49页 |
5.3.2 正负形的叠加状态 | 第49-50页 |
5.3.3 置换图形的纠缠状态 | 第50-52页 |
5.3.4 矛盾空间的暧昧状态 | 第52-53页 |
5.4 验证——基于悖论的图形设计应用 | 第53-61页 |
5.4.1 对比色彩的矛盾状态 | 第54-55页 |
5.4.2 迷幻色彩的神秘状态 | 第55-56页 |
5.4.3 基于悖论的图形设计应用 | 第56-61页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附图 | 第69-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