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一、贸易平衡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 第10-12页 |
二、实际汇率对贸易平衡影响的的相关文献 | 第12-15页 |
三、关于新型实际汇率指标构建的文献 | 第15-16页 |
四、文献评述与展望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创新点 | 第17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实际汇率对贸易失衡的调整:理论分析 | 第19-24页 |
第一节 传统经济理论中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 第20-24页 |
一、模型基本设定 | 第20-21页 |
二、理论分析:CPI与ULC的不同之处 | 第21-24页 |
第二章 中国的贸易发展与实际汇率:现状分析 | 第24-35页 |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分析 | 第24-27页 |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总量分析 | 第24-26页 |
二、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趋势分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分析 | 第27-31页 |
一、中间产品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 第27-28页 |
二、中国整体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 第28-31页 |
第三节 贸易平衡与实际汇率:RER-CPI与RER-ULC的区别 | 第31-35页 |
一、中美贸易平衡与双边实际汇率 | 第31-32页 |
二、中欧贸易平衡与双边实际汇率 | 第32-33页 |
三、中澳贸易平衡与双边实际汇率 | 第33-34页 |
四、中日贸易平衡与双边实际汇率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实际汇率对贸易平衡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35-49页 |
第一节 实证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第35-38页 |
一、模型设定与样本的选取 | 第35-36页 |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实证检验与基本实证结果 | 第38-43页 |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 第38-40页 |
二、协整检验 | 第40页 |
三、基本实证结果 | 第40-43页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第43-49页 |
一、不同模型设定下的实证结果——PMG和MG | 第43-44页 |
二、不同地区间的实证结果——欧元区vs非欧元区 | 第44-45页 |
三、不同时间区间的实证结果——汇改前vs汇改后 | 第45-46页 |
四、额外的控制变量——贸易条件,贸易开放度与贸易距离 | 第46-49页 |
第四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一、关注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加快构建新型实际汇率指标 | 第50页 |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汇率制度,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第50-51页 |
三、坚持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 第51页 |
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 第51页 |
五、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提高我国从国外的进口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