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研究--以百度公司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互联网企业及其特征 | 第16-19页 |
2.1.1 互联网企业定义 | 第16页 |
2.1.2 互联网行业发展 | 第16-17页 |
2.1.3 互联网企业特征 | 第17-19页 |
2.2 互联网企业价值及其驱动因素 | 第19-22页 |
2.2.1 互联网企业价值 | 第19-20页 |
2.2.2 互联网企业价值驱动因素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传统估值模型及其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的局限 | 第22-26页 |
3.1 DCF(现金流量折现)估值模型 | 第22-23页 |
3.2 EVA估值模型 | 第23页 |
3.3 传统估值模型评估互联网企业的局限 | 第23-26页 |
第四章 互联网企业用户价值估值模型 | 第26-34页 |
4.1 用户价值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 第26-30页 |
4.1.1 眼球经济 | 第26页 |
4.1.2 客户价值理论 | 第26-28页 |
4.1.3 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理论 | 第28-30页 |
4.2 影响用户价值的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4.3 以用户量为指标的评估模型 | 第31-34页 |
4.3.1 用户价值法 | 第31-32页 |
4.3.2 DEVA模型 | 第32-33页 |
4.3.3 相对比率估值法 | 第33页 |
4.3.4 入口价值法 | 第33-34页 |
第五章 用户估值模型下百度公司价值的评估 | 第34-50页 |
5.1 百度公司背景简介 | 第34-36页 |
5.1.1 百度公司概况 | 第34页 |
5.1.2 百度公司主要业务内容 | 第34-35页 |
5.1.3 百度公司盈利模式 | 第35-36页 |
5.2 百度公司财务能力分析 | 第36-45页 |
5.2.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6-39页 |
5.2.2 营运能力分析 | 第39-40页 |
5.2.3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0-42页 |
5.2.4 发展能力分析 | 第42-45页 |
5.3 用户价值模型对百度公司的估值 | 第45-50页 |
5.3.1 确定可比企业 | 第45-46页 |
5.3.2 用户价值模型指标量化 | 第46-49页 |
5.3.3 用户价值法对百度公司的估值 | 第49-50页 |
第六章 传统估值模型下百度公司价值的评估 | 第50-60页 |
6.1 EVA估值模型对百度公司的估值 | 第50-56页 |
6.1.1 数据整理 | 第50-51页 |
6.1.2 数据计算 | 第51-52页 |
6.1.3 会计调整项 | 第52-53页 |
6.1.4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估算 | 第53-56页 |
6.2 DCF估值模型对百度公司的估值 | 第56-57页 |
6.3 估值结果比较分析 | 第57-6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总结和建议 | 第60页 |
7.2 局限性和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