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视频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天文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传统的天文测量第13-14页
        1.2.2 基于电子经纬仪/传统全站仪的天文测量第14-15页
        1.2.3 基于天顶仪的天文测量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安排及主要创新点第17-21页
        1.3.1 论文内容安排第17-18页
        1.3.2 论文创新点第18-21页
第二章 自动天文测量基本理论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天文测量中的时空基准第21-28页
        2.2.1 天文测量中的坐标参考系统第21-24页
        2.2.2 天文测量中的时间参考系统第24-28页
    2.3 天文测量中的图像处理技术第28-34页
        2.3.1 图像预处理第28-30页
        2.3.2 星点提取第30-33页
        2.3.3 星点质心定位算法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TS50i在自动天文测量中的应用第35-43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视频测量机器人设备的优点第35-37页
    3.3 TS50i用于自动天文测量的关键技术第37-41页
        3.3.1 地理数据通讯接口的完善第37-39页
        3.3.2 拍摄星图的图形特征和处理流程第39-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一维最大熵阈值分割算法第43-55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基于一维最大熵的阈值分割算法第43-47页
        4.2.1 图像灰度特性第43-44页
        4.2.2 一维最大熵法第44-47页
        4.2.3 分割效果评价第47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4.3.1 星图的灰度直方图特点第47-49页
        4.3.2 星图的阈值分割效果第49-51页
        4.3.3 星点提取精度第51-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基于视频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天文测量技术第55-71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视频全站仪的测量新技术第55-59页
        5.2.1 多星近似等高法第55-56页
        5.2.2 基于人眼观测的天文作业第56-57页
        5.2.3 CCD视频测量原理第57-58页
        5.2.4 自动天文测量的优势第58-59页
    5.3 构建室内像素坐标与度盘值转换模型第59-61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1-68页
        5.4.1 计算转换模型及精度评定第62-64页
        5.4.2 实测数据分析第64-67页
        5.4.3 误差分析第67-68页
    5.5 基于视频测量的自动天文测量系统第68-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4页
    6.1 工作总结第71-72页
    6.2 研究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作者简历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单臂频移干涉的光纤光栅高空间分辨率复用技术研究
下一篇:网易《数读》微信平台数据新闻的内容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