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 | 第15-17页 |
1.2.1 PAHs及其危害 | 第15-16页 |
1.2.2 土壤PAHs污染现状 | 第16-17页 |
1.2.3 PAHs污染土壤治理 | 第17页 |
1.3 植物PAHs污染及调控 | 第17-19页 |
1.3.1 植物PAHs污染 | 第17-18页 |
1.3.2 植物PAHs污染的调控 | 第18-19页 |
1.4 功能内生细菌对植物体内PAHs代谢的调控作用 | 第19-23页 |
1.4.1 植物内生细菌 | 第19-20页 |
1.4.2 功能内生细菌降解PAHs | 第20-21页 |
1.4.3 功能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 | 第21-22页 |
1.4.4 功能内生细菌定殖对植物体内PAHs代谢的调控作用 | 第22-23页 |
1.5 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1.5.1 传统培养方法 | 第23页 |
1.5.2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23-25页 |
1.6 问题与展望 | 第25页 |
1.7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功能内生细菌Pn2定殖对小麦吸收积累菲的影响 | 第27-4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2.1.2 菌株抗生素抗性验证 | 第28页 |
2.1.3 菌株Pn2促生长试验 | 第28-29页 |
2.1.4 温室盆栽试验 | 第29页 |
2.1.5 植物生物量的检测 | 第29-30页 |
2.1.6 植物中菌株Pn2和可培养内生细菌数量检测 | 第30页 |
2.1.7 植物中菲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2.1.8 菲在植物体内的富集和传导 | 第30页 |
2.1.9 土样中菲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2.1.10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1-41页 |
2.2.1 菌株Pn2抗生素抗性标记 | 第31-32页 |
2.2.2 菌株Pn2的促植物生长作用 | 第32页 |
2.2.3 菌株Pn2定殖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第32-34页 |
2.2.4 小麦体内菌株Pn2和可培养内生细菌数量 | 第34-35页 |
2.2.5 Pn2定殖对小麦吸收菲的影响 | 第35-39页 |
2.2.6 Pn2定殖对土壤中菲去除的影响 | 第39-40页 |
2.2.7 讨论 | 第40-41页 |
2.3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菌株Pn2定殖对小麦体内土著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43-5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3.1.2 温室盆栽试验 | 第43页 |
3.1.3 植物体内内生细菌总DNA提取 | 第43-44页 |
3.1.4 16S rRNA基因V4-V5区的PCR扩增 | 第44页 |
3.1.5 荧光定量检测 | 第44-45页 |
3.1.6 植物体内生细菌的Illumina PE250测序分析 | 第45页 |
3.1.7 数据分析 | 第45页 |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5-56页 |
3.2.1 测序结果数据分析统计 | 第45-46页 |
3.2.2 取样深度的判定 | 第46-47页 |
3.2.3 小麦体内土著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 第47-48页 |
3.2.4 小麦体内土著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性 | 第48-50页 |
3.2.5 小麦体内土著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 第50-56页 |
3.2.6 讨论 | 第56页 |
3.3 小结 | 第56-59页 |
第四章 菌株Pn2定殖对小麦体内PAHs代谢酶系活性的影响 | 第59-6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9页 |
4.1.2 温室盆栽试验 | 第59-60页 |
4.1.3 植物体内PAHs代谢酶的活性 | 第60页 |
4.1.4 数据处理 | 第60-61页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1-66页 |
4.2.1 Pn2定殖对小麦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1-63页 |
4.2.2 Pn2定殖对小麦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66页 |
4.2.3 讨论 | 第66页 |
4.3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7-69页 |
5.1 总结 | 第67页 |
5.2 创新点 | 第67-68页 |
5.3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