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功能性壳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微胶囊第10-16页
        1.1.1 微胶囊的结构与形态第10-12页
        1.1.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与原理第12-15页
        1.1.3 微胶囊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第15-16页
    1.2 壳聚糖第16-19页
        1.2.1 壳聚糖的理化性质第16-18页
        1.2.2 壳聚糖基温敏水凝胶的概述第18-19页
    1.3 纳米二氧化硅第19-23页
        1.3.1 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与性能第19-20页
        1.3.2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与改性第20-21页
        1.3.3 硅溶胶的结构与性能第21-23页
        1.3.4 纳米二氧化硅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第23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微胶囊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第25-45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实验与表征第26-32页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26-27页
        2.2.2 实验使用的微流控装置第27-28页
        2.2.3 壳聚糖与硅溶胶混合体系的粒径分析第28-30页
        2.2.4 壳聚糖与硅溶胶混合体系的粘度第30页
        2.2.5 微胶囊的制备第30页
        2.2.6 微胶囊的测试与表征第30-32页
            2.2.6.1 微胶囊的粒径测定第30-31页
            2.2.6.2 微胶囊的扫描电镜测试(SEM)第31页
            2.2.6.3 微胶囊的热重分析(TG)第31页
            2.2.6.4 原子力显微镜测微胶囊力学曲线第31页
            2.2.6.5 振荡摇床法测微胶囊形变率第31-32页
            2.2.6.6 加载砝码法测微胶囊承压力第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44页
        2.3.1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微胶囊第32-33页
        2.3.2 复合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第33-37页
            2.3.2.1 体积配比的影响第33-35页
            2.3.2.2 气体剪切速率的影响第35-36页
            2.3.2.3 接收液浓度的影响第36-37页
        2.3.3 复合微胶囊的形貌与断面第37-38页
        2.3.4 热重分析第38-39页
        2.3.5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第39-40页
        2.3.6 微胶囊的力学性能第40-44页
            2.3.6.1 振荡摇床法第40-42页
            2.3.6.2 砝码加压法第42-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复合微胶囊的溶胀性能及释药性能的研究第45-57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实验与表征第46-48页
        3.2.1 实验试剂和设备第46页
        3.2.2 微胶囊的制备第46-47页
        3.2.3 微胶囊溶胀实验的测定第47页
        3.2.4 微胶囊的药物释放实验第47-48页
        3.2.5 微胶囊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第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3.3.1 微胶囊渗透功能的探究第48-52页
            3.3.1.1 pH值对微胶囊溶胀的影响第48-50页
            3.3.1.2 环糊精对微胶囊溶胀行为的影响第50-52页
        3.3.2 微胶囊的药物释放实验第52-56页
            3.3.2.1 水杨酸钠标准曲线的测定第52-53页
            3.3.2.2 pH值对微胶囊的影响第53-55页
            3.3.2.3 温度对复合微胶囊的影响第55-56页
            3.3.2.4 复合微胶囊的细胞毒性第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可温度诱导凝胶化的壳聚糖/甘油磷酸钠复合微胶囊第57-63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实验与表征第58-59页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58页
        4.2.2 可温度诱导凝胶化的壳聚糖/甘油磷酸钠复合微胶囊的制备第58-59页
        4.2.3 微胶囊的扫描电镜测试(SEM)第59页
        4.2.4 包有荧光素钠的微胶囊的释放第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2页
        4.3.1 微胶囊制备条件的探索第59-61页
        4.3.2 微胶囊内部结构的扫描电镜第61页
        4.3.3 微胶囊对荧光素钠的包覆第61-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5.1 结论第63-64页
    5.2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DLLA/PRGD/n-HAP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纤维缠绕高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