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勘测论文

米仓山公路隧道岩爆微震监测与预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1-20页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第11-12页
        1.1.1 研究意义第11页
        1.1.2 选题依据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岩爆的定义第12页
        1.2.2 岩爆机理研究第12-13页
        1.2.3 岩爆的预测和预警研究第13-15页
        1.2.4 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第15-17页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7-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2章 隧址区地质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第20-36页
    2.1 地形地貌第20页
    2.2 地层岩性第20-23页
        2.2.1 第四系全新统(Q4)第20-21页
        2.2.2 古生界奥陶系下统(O11)第21页
        2.2.3 古生界寒武系中统(∈2)第21页
        2.2.4 古生界寒武系下统(∈1)第21-22页
        2.2.5 元古界上统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第22页
        2.2.6 下元古界第22页
        2.2.7 岩浆岩第22-23页
    2.3 地质构造第23-26页
        2.3.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第23-24页
        2.3.2 场地地质构造第24-26页
    2.4 水文地质条件第26-27页
        2.4.1 水文概况第26页
        2.4.2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第26页
        2.4.3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第26-27页
        2.4.4 地下水水质类型及腐蚀性第27页
    2.5 不良地质现象第27-28页
    2.6 隧道围岩级别第28-31页
    2.7 隧道地应力第31-32页
    2.8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第32-33页
        2.8.1 隧道进口段工程地质评价第32-33页
        2.8.2 隧道出口段工程地质评价第33页
        2.8.3 隧道洞身段工程地质评价第33页
    2.9 本章小结第33-36页
第3章 深埋隧道微震监测系统的建立及性能测试第36-54页
    3.1 微震监测系统概况第36-38页
        3.1.1 微震监测技术的原理第36页
        3.1.2 微震监测技术的特点第36页
        3.1.3 微震监测系统的构成第36-38页
    3.2 微震监测系统的方案布置第38-41页
        3.2.1 主机及信号采集系统布置第38页
        3.2.2 电缆线的埋设第38-39页
        3.2.3 传感器布置及轮换方案第39-41页
    3.3 微震监测系统波速确定第41-43页
    3.4 现场硬件滤噪和软件滤噪第43-45页
        3.4.1 硬件方面第44页
        3.4.2 软件方面第44-45页
    3.5 微震监测系统定位精度优化第45-52页
        3.5.1 传感器阵列优化第45-50页
        3.5.2 微震波形到时拾取优化第50-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隧道微震活动事件特征分析第54-73页
    4.1 隧道微震信号数据库建立第54-61页
        4.1.1 微震信号分类与特征分析第54-58页
        4.1.2 微震信号幅频分析第58-61页
    4.2 微震活动特征分析第61-71页
        4.2.1 微震活动与现场地质条件关系第61-64页
        4.2.2 微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第64-68页
        4.2.3 微震活动的震源参数分析第68-71页
    4.3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5章 基于微震监测的神经网络岩爆预测应用第73-93页
    5.1 岩爆影响因素分析第73-76页
        5.1.1 影响岩爆的一般参数第73-74页
        5.1.2 基于微震信息的岩爆影响参数第74-76页
    5.2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第76-80页
        5.2.1 样本选取第76-77页
        5.2.2 模型结构第77-78页
        5.2.3 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效果及误差分析第78-80页
    5.3 岩爆综合预警案例和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第80-92页
        5.3.1 基于现场工程地质特征的岩爆预警第82-85页
        5.3.2 基于微震活动特征的岩爆预警第85-90页
        5.3.3 基于微震监测的神经网络岩爆预警第90-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1 结论第93-94页
    2 不足与展望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沥青拌合站回收粉尘掺配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下一篇:热-水-力(THM)耦合作用下岩石硬脆性及破裂过程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