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1.1.1 纱线外观 | 第18页 |
1.1.2 纱线外观保持性 | 第18-1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2页 |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5-42页 |
2.1 纱线外观条干不匀及纱线截面几何结构 | 第25-31页 |
2.1.1 纱线条干不匀 | 第25-30页 |
2.1.2 纱线截面几何结构 | 第30-31页 |
2.2 织造过程模拟及布面仿真 | 第31-35页 |
2.2.1 织造过程 | 第31-33页 |
2.2.2 织物几何结构 | 第33页 |
2.2.3 织物布面仿真 | 第33-35页 |
2.3 布面不匀及其与纱线条干不匀间关系 | 第35-36页 |
2.4 目前研究的不足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第三章 纱线外观保持性评价体系建立及纱线横截面纤维分布研究 | 第42-60页 |
3.1 纱线外观保持性评价体系建立 | 第42-47页 |
3.1.1 纱线外观保持性能评价的角度和出发点 | 第42-43页 |
3.1.2 纱线截面外观保持性指标及评价体系建立 | 第43-46页 |
3.1.3 纱线截面外观保持性及其与纤维排列及纤维分布间关系 | 第46-47页 |
3.2 纱中纤维堆砌几何模型及椭圆间隙堆砌模型的建立 | 第47-51页 |
3.2.1 理想堆砌几何模型 | 第47-48页 |
3.2.2 椭圆间隙堆砌纱线截面模型建立 | 第48-50页 |
3.2.3 模型分析 | 第50-51页 |
3.3 实验验证 | 第51-58页 |
3.3.1 纤维在纱截面的排列和径向分布研究 | 第51-52页 |
3.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52-53页 |
3.3.3 实验结果处理及参数提取 | 第53-56页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四章 织造过程模拟仿真及纱线外观保持性分析 | 第60-74页 |
4.1 有限元分析技术简介及软硬件计算环境 | 第60-61页 |
4.1.1 有限元基础理论及有限元分析技术简介 | 第60页 |
4.1.2 本课题有限元分析软硬件环境 | 第60-61页 |
4.2 有限元模拟 | 第61-65页 |
4.2.1 织造过程中模型分析及模型简化 | 第61-62页 |
4.2.2 织造过程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2-65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5-69页 |
4.3.1 同一截面纱线外观保持性指标随时间的变化 | 第65-66页 |
4.3.2 同一截面纱线外观保持性指标随纤维根数的变化 | 第66-67页 |
4.3.3 不同截面纱线外观保持性指标变化及分布情况 | 第67-69页 |
4.4 试验验证 | 第69-72页 |
4.4.1 实验准备及织物截面图像获取 | 第69-70页 |
4.4.2 织物中纱线截面图像参数的提取 | 第70-71页 |
4.4.3 结果分析及验证 | 第71-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基于双轴向CCD的纱线截面周长测量装置 | 第74-93页 |
5.1 测量原理及总体设计 | 第74-78页 |
5.1.1 测量原理 | 第74-76页 |
5.1.2 总体设计 | 第76-78页 |
5.2 硬件设计、选型与校准 | 第78-83页 |
5.2.1 硬件设计 | 第78-79页 |
5.2.2 元器件选型 | 第79-80页 |
5.2.3 相机安装位置确定 | 第80页 |
5.2.4 纱线输送速度确定 | 第80-82页 |
5.2.5 双轴向相机的校准 | 第82-83页 |
5.3 软件算法 | 第83-88页 |
5.3.1 软件流程 | 第83-84页 |
5.3.2 检测算法选取 | 第84-86页 |
5.3.3 纱线图像的连续拼接 | 第86-87页 |
5.3.4 直径计算 | 第87页 |
5.3.5 纱线CV值计算 | 第87-88页 |
5.4 自主研发装置的试验验证 | 第88-91页 |
5.4.1 试验原料及准备 | 第88页 |
5.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88-9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3页 |
第六章 纱线外观保持性指标在织物仿真中应用及试验验证 | 第93-112页 |
6.1 织物仿真 | 第93-97页 |
6.1.1 织物仿真方法 | 第93-95页 |
6.1.2 织物仿真纱线截面形变模型 | 第95-96页 |
6.1.3 织物仿真示例 | 第96-97页 |
6.2 织物外观不匀的评价指标 | 第97-100页 |
6.2.1 当前评价指标的不足 | 第97页 |
6.2.2 评价指标 | 第97-100页 |
6.3 仿真织物与真实织物的对比验证 | 第100-110页 |
6.3.1 验证方案 | 第100-103页 |
6.3.2 纱线外观对仿真织物和真实织物外观不匀影响的必然性验证 | 第103-106页 |
6.3.3 仿真织物外观不匀与实际织造织物外观不匀的外观一致性验证 | 第106-11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7.1 结论 | 第112-114页 |
7.2 展望 | 第114-115页 |
附录 | 第115-11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专利及奖励情况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