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公司Mercury项目软件需求管理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3页 |
1.2.2 研究框架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软件项目需求管理的研究综述 | 第16-26页 |
2.1 软件项目需求管理的概念 | 第16-18页 |
2.1.1 软件项目管理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软件需求管理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软件项目需求管理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2.2.1 国外软件需求管理研究历程 | 第18-19页 |
2.2.2 国内软件需求管理研究历程 | 第19-20页 |
2.3 软件项目范围管理 | 第20-21页 |
2.4 软件生命周期 | 第21-26页 |
3 T公司软件需求管理现状 | 第26-36页 |
3.1 T公司简介 | 第26-27页 |
3.2 T公司软件需求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3.2.1 需求没有统一的处理接口 | 第27-28页 |
3.2.2 需求信息收集准备不足 | 第28页 |
3.2.3 需求分析不细致 | 第28-29页 |
3.2.4 需求评审有效性不足 | 第29-30页 |
3.2.5 需求变更频繁 | 第30-31页 |
3.3 需求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3.3.1 没有专属的职能部门 | 第31-32页 |
3.3.2 没有建立需求池 | 第32-33页 |
3.3.3 缺乏严谨的需求管控流程 | 第33-34页 |
3.3.4 需求管理企业文化意识不足 | 第34-36页 |
4 Mercury项目的软件需求管理模型 | 第36-54页 |
4.1 Mercury项目介绍 | 第36-39页 |
4.1.1 Mercury研发过程 | 第36-37页 |
4.1.2 Mercury项目配置 | 第37-38页 |
4.1.3 Mercury项目软件的时间进度 | 第38-39页 |
4.2 软件需求管理模型的提出 | 第39-41页 |
4.3 Mercury项目软件需求管理过程 | 第41-46页 |
4.3.1 软件功能需求细分化 | 第41-42页 |
4.3.2 软件需求分析条目化 | 第42-44页 |
4.3.3 软件需求评审层次化 | 第44-45页 |
4.3.4 软件需求管理变更流程化 | 第45-46页 |
4.4 Mercury项目软件需求管理工具 | 第46-54页 |
4.4.1 软件版本控制软件GIT | 第46页 |
4.4.2 软件生命周期追踪软件ALM | 第46-51页 |
4.4.3 软件需求管理工具JIRA | 第51-54页 |
5 Mercury项目软件需求管理质量保证 | 第54-66页 |
5.1 Mercury项目软件需求管理组织保证 | 第54-56页 |
5.1.1 组织保证 | 第54-55页 |
5.1.2 人员保证 | 第55-56页 |
5.2 Mercury项目软件需求质量保证过程 | 第56-63页 |
5.2.1 需求验证 | 第56-59页 |
5.2.2 评审确认 | 第59-61页 |
5.2.3 需求变更管控 | 第61页 |
5.2.4 需求管理追踪 | 第61-63页 |
5.3 需求管理的文化保证 | 第63-66页 |
5.3.1 团队合作价值观 | 第63-64页 |
5.3.2 产品需求至上的企业文化 | 第64页 |
5.3.3 需求管理文化建设的重点 | 第64-66页 |
6 Mercury项目需求模型效果 | 第66-68页 |
6.1 减少项目成本和开发周期 | 第66页 |
6.2 明确了需求开发责任 | 第66-67页 |
6.3 建立了公司需求信息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