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电动汽车接入充电对配电网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第18-26页 |
2.1 电动汽车充电特点 | 第18-21页 |
2.1.1 电动汽车类型 | 第18-19页 |
2.1.2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 | 第19-21页 |
2.2 规模化电动汽车入网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 | 第21-23页 |
2.2.1 电动汽车入网充电对输电网的影响 | 第21页 |
2.2.2 电动汽车入网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3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对配电网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 减小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影响的方法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 | 第26-40页 |
3.1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影响因素 | 第26-30页 |
3.1.1 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特性 | 第26-28页 |
3.1.2 电动汽车的充电电量 | 第28页 |
3.1.3 电动汽车用户的行驶习惯 | 第28-30页 |
3.2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型 | 第30-34页 |
3.2.1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 第30-31页 |
3.2.2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方法 | 第31-32页 |
3.2.3 电动汽车无序充电模型 | 第32-34页 |
3.3 电动汽车无序充电算例分析 | 第34-39页 |
3.3.1 假设条件 | 第34-35页 |
3.3.2 算例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优化策略 | 第40-58页 |
4.1 电动汽车分层分区控制架构 | 第40-42页 |
4.2 有序充电数学模型 | 第42-45页 |
4.2.1 目标函数 | 第42-44页 |
4.2.2 约束条件 | 第44-45页 |
4.3 针对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 第45-51页 |
4.3.1 基本粒子群算法 | 第45-46页 |
4.3.2 多目标优化问题 | 第46-47页 |
4.3.3 基于拥挤距离的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7-49页 |
4.3.4 算法流程 | 第49-51页 |
4.4 算法结果分析 | 第51-57页 |
4.4.1 仿真结果 | 第51页 |
4.4.2 最终方案的筛选 | 第51-55页 |
4.4.3 多目标优化充电对配电网负荷的影响 | 第55页 |
4.4.4 多目标优化充电对配电网节点电压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5 多目标优化充电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结论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实践) | 第65-66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