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基于IBM Syn4 RIL群体的玉米种子耐深播性状QTL定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9-2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目前环境的干旱现状第9-10页
        1.1.2 传统的抗旱方法第10页
        1.1.3 种子耐深播能力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种子耐深播性状研究进展第11-16页
        1.2.1 农作物耐深播能力强的特征第11页
        1.2.2 影响种子耐深播能力的因素第11-14页
            1.2.2.1 遗传因素第11-12页
            1.2.2.2 环境因素第12-14页
        1.2.3 种子耐深播性状的生理机制第14-15页
        1.2.4 种子耐深播性状的遗传机制第15页
        1.2.5 关于种子耐深播性状QTL定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 QTL定位及在玉米上的应用第16-21页
        1.3.1 作图群体的建立第16-17页
        1.3.2 定位方法第17-18页
        1.3.3 分子标记技术第18-20页
        1.3.4 QTL定位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第20-21页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2.1 试验材料第23页
    2.2 试验方法第23-26页
        2.2.1 群体构建第23页
        2.2.2 玉米种子耐深播能力表型鉴定方法第23-24页
        2.2.3 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4页
        2.2.4 QTL定位第24-25页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5-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43页
    3.1 种子耐深播能力的表型鉴定第26-28页
        3.1.1 亲本种子耐深播能力的表型鉴定第26-27页
        3.1.2 群体种子耐深播能力的表型鉴定第27-28页
    3.2 种子耐深播能力的表型性状群体分布第28-30页
    3.3 遗传连锁图谱的建立第30-33页
    3.4 玉米种子耐深播性状的QTL定位第33-43页
        3.4.1 12.5cm深播条件下出苗率的QTL分析第33-35页
        3.4.2 12.5cm深播条件下苗长的QTL分析第35-36页
        3.4.3 12.5cm深播条件下芽长的QTL分析第36-37页
        3.4.4 12.5cm深播条件下中胚轴长的QTL分析第37-38页
        3.4.5 12.5cm深播条件下胚芽鞘长的QTL分析第38-39页
        3.4.6 控制玉米种子耐深播性状的基因/QTL第39-43页
4 讨论第43-46页
5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历第56-58页
附表第58-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高代回交群体定位水稻耐储藏QTL
下一篇:浙江省甜樱桃品质调查、砧木快繁体系建立及樱桃胚挽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