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乡村绿道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宁波市九龙湖绿道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提出第11-12页
        1.1.2 绿道的发展趋势第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页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3-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5页
        1.4.2 研究框架第15-16页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研究第16-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乡村绿道第16页
        2.1.2 乡村植物景观第16-17页
        2.1.3 滨水植物景观第17页
        2.1.4 乡村绿道植物景观第17页
    2.2 基础理论研究第17-21页
        2.2.1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第17-18页
        2.2.2 植物生态学理论第18-19页
        2.2.3 乡村旅游学理论第19-20页
        2.2.4 道路生态学理论第20页
        2.2.5 园林美学理论第20-21页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1-26页
        2.3.1 国外研究进展第21-23页
            2.3.1.1 绿道第21-22页
            2.3.1.2 乡村植物景观第22页
            2.3.1.3 绿道植物景观第22-23页
        2.3.2 国内研究进展第23-26页
            2.3.2.1 绿道第23-24页
            2.3.2.2 乡村植物景观第24页
            2.3.2.3 绿道植物景观第24-26页
3 相关案例研究第26-34页
    3.1 淳安县千汾线绿道第26-28页
        3.1.1 千汾线绿道概况第26页
        3.1.2 植物景观设计特色第26-27页
        3.1.3 研究启示第27-28页
    3.2 宁乡十里长廊第28-29页
        3.2.1 宁乡十里长廊概况第28页
        3.2.2 植物景观设计特色第28-29页
        3.2.3 研究启示第29页
    3.3 青山湖绿道第29-34页
        3.3.1 青山湖绿道概况第29-30页
        3.3.2 植物景观设计特色第30-32页
        3.3.3 研究启示第32-34页
4 乡村绿道植物景观设计第34-51页
    4.1 乡村绿道植物景观与其他园林要素的关系第34-43页
        4.1.1 乡村绿道植物景观与道路的关系第34-35页
            4.1.1.1 绿道自行车道的植物景观设计第34-35页
            4.1.1.2 绿道游步道的植物景观设计第35页
        4.1.2 乡村绿道植物景观与地形的关系第35-37页
            4.1.2.1 绿道自然山体的植物景观设计第35-36页
            4.1.2.2 绿道人造微地形的植物景观设计第36-37页
        4.1.3 乡村绿道植物景观与水体的关系第37-40页
            4.1.3.1 绿道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原理第37-38页
            4.1.3.2 绿道中不同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第38-40页
            4.1.3.3 污染水体的修复第40页
            4.1.3.4 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第40页
        4.1.4 乡村绿道植物景观与建筑的关系第40-43页
            4.1.4.1 绿道驿站的植物景观设计第41-42页
            4.1.4.2 绿道建筑小品的植物景观设计第42-43页
    4.2 乡村绿道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第43-47页
        4.2.1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概述第43页
        4.2.2 植物景观空间构成要素第43-45页
            4.2.2.1 植物景观空间中的实体要素第43-44页
            4.2.2.2 植物景观空间中的形态要素第44-45页
        4.2.3 植物景观空间类型第45-46页
        4.2.4 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第46-47页
    4.3 乡村绿道植物群落设计第47-48页
        4.3.1 植物群落概述第47页
            4.3.1.1 植物群落的组成第47页
            4.3.1.2 植物群落的生态习性第47页
            4.3.1.3 植物群落的景观特点第47页
        4.3.2 植物群落设计第47-48页
    4.4 乡村绿道植物的色彩景观设计第48-51页
        4.4.1 色彩相关概述第48-49页
            4.4.1.1 色彩的感知第48页
            4.4.1.2 植物的花色第48页
            4.4.1.3 植物的叶色第48-49页
        4.4.2 植物的色彩景观设计第49-51页
            4.4.2.1 绿道植物景观色彩的影响因素第49-50页
            4.4.2.2 绿道植物背景色和前景色的设计第50页
            4.4.2.3 绿道植物群落的色彩设计第50-51页
5 宁波市九龙湖绿道植物景观设计第51-77页
    5.1 项目概况第51-52页
    5.2 现状分析第52-57页
        5.2.1 场地分析第52-55页
            5.2.1.1 道路第52-53页
            5.2.1.2 村庄第53-54页
            5.2.1.3 水系第54页
            5.2.1.4 产业第54-55页
        5.2.2 现状植被分析第55-57页
            5.2.2.1 现状植物种类分析第55-56页
            5.2.2.2 植物季相色彩分析第56页
            5.2.2.3 植物垂直结构分析第56-57页
    5.3 九龙湖绿道总体规划第57-59页
        5.3.1 总体规划第57页
        5.3.2 规划目标第57页
        5.3.3 规划原则第57-58页
            5.3.3.1 可持续性原则第57页
            5.3.3.2 以人为本原则第57页
            5.3.3.3 因地制宜原则第57-58页
            5.3.3.4 保护原有树木原则第58页
        5.3.4 总体景观结构规划第58-59页
    5.4 九龙湖绿道植物景观设计总体规划第59-60页
        5.4.1 植物景观规划思路第59页
        5.4.2 植物景观规划目标第59-60页
        5.4.3 植物景观规划原则第60页
    5.5 九龙湖绿道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第60-77页
        5.5.1 分段植物景观设计第60-65页
            5.5.1.1 粉黛花海段第60-61页
            5.5.1.2 菰蒲水香段第61-63页
            5.5.1.3 樱花泛舟段第63-64页
            5.5.1.4 瓜果飘香段第64-65页
        5.5.2 重点节点植物景观设计第65-71页
            5.5.2.1 花海入口植物景观第65-67页
            5.5.2.2 生态湿地植物景观第67-68页
            5.5.2.3 樱花大道植物景观第68-69页
            5.5.2.4 驿站植物景观第69-71页
        5.5.3 植物群落设计第71-75页
            5.5.3.1 粉黛花海段植物群落设计第71页
            5.5.3.2 菰蒲水香段植物群落设计第71-73页
            5.5.3.3 樱花泛舟段植物群落设计第73-74页
            5.5.3.4 瓜果飘香段植物群落设计第74-75页
        5.5.4 植物色彩设计第75-77页
            5.5.4.1 粉黛花海段第75页
            5.5.4.2 菰蒲水香段第75页
            5.5.4.3 樱花泛舟段第75-76页
            5.5.4.4 瓜果飘香段第76-77页
6 结论第77-78页
    6.1 结论第77页
    6.2 不足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第81-83页
个人简介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女性职业农民培养的研究--以湖州市长兴县为例
下一篇:风景旅游小镇景观风貌整治规划研究--以金华市罗店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