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视角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11-1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第16-18页 |
第一章 何为治理视角 | 第18-23页 |
第一节 治理的意涵 | 第18-19页 |
一、学理层面的治理 | 第18-19页 |
二、现实层面的治理 | 第19页 |
第二节 治理的核心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治理的本质追求 | 第20-23页 |
一、良法内涵 | 第20-21页 |
二、善治内涵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治理视角下转移支付的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第一节 转移支付的功能属性 | 第23-25页 |
一、转移支付功能辨析 | 第23页 |
二、转移支付功能与治理核心相契合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转移支付的宪政理论 | 第25-31页 |
一、转移支付的理论前提 | 第25-26页 |
二、转移支付的宪政价值 | 第26-29页 |
三、转移支付价值与良法价值相契合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治理视角下转移支付的立法变迁 | 第31-44页 |
第一节 转移支付的历史渊源 | 第31-34页 |
一、夏商周时期 | 第31页 |
二、秦汉时期 | 第31-32页 |
三、隋唐时期 | 第32页 |
四、宋元时期 | 第32-33页 |
五、明清时期 | 第33页 |
六、民国时期 | 第33-34页 |
第二节 转移支付的产生及发展 | 第34-37页 |
一、转移支付的发展进程 | 第34-35页 |
二、转移支付突显的问题 | 第35-37页 |
第三节 转移支付的立法进步 | 第37-44页 |
一、新预算法的颁布 | 第37-41页 |
二、国务院《意见》的出台 | 第41-42页 |
三、新立法背景下转移支付与善治相趋同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治理视角下转移支付的制度完善 | 第44-51页 |
第一节 转移支付的治理困境 | 第44-47页 |
一、形式层面 | 第44-46页 |
二、内容层面 | 第46-47页 |
第二节 转移支付的体系建构 | 第47-51页 |
一、形式层面 | 第47-48页 |
二、内容层面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