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八大公山中华大蟾蜍冬眠习性及栖息地选择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1 越冬生态策略 | 第12-14页 |
1.1.1 越冬生理策略 | 第12-13页 |
1.1.2 越冬行为策略 | 第13-14页 |
1.2 冬眠栖息地选择 | 第14-16页 |
1.2.1 鸟类冬眠栖息地研究 | 第14页 |
1.2.2 哺乳类冬眠栖息地研究 | 第14-15页 |
1.2.3 爬行类冬眠栖息地研究 | 第15页 |
1.2.4 两栖类冬眠栖息地研究 | 第15-16页 |
1.3 中华大蟾蜍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1 中华大蟾蜍繁殖及越冬习性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2 中华大蟾蜍栖息地特征的研究 | 第17-18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地点及方法 | 第19-27页 |
2.1 研究地点 | 第19-20页 |
2.2 野外数据采集 | 第20-24页 |
2.2.1 样线和样方布设及生态因子测量 | 第20-23页 |
2.2.2 访问调查法 | 第23-24页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4-27页 |
2.3.1 冬眠习性分析 | 第24页 |
2.3.2 生态因子筛选 | 第24-25页 |
2.3.3 预测模型构建 | 第25页 |
2.3.4 主要因子确定及模型的评价 | 第25页 |
2.3.5 对生态因子的选择偏好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7-40页 |
3.1 中华大蟾蜍冬眠习性 | 第27-32页 |
3.1.1 中华大蟾蜍冬眠时间 | 第27-28页 |
3.1.2 中华大蟾蜍冬眠点特征 | 第28-30页 |
3.1.3 中华大蟾蜍冬眠期间身体状况变化 | 第30-32页 |
3.2 中华大蟾蜍冬眠栖息地选择 | 第32-40页 |
3.2.1 生态因子差异分析及筛选结果 | 第32-35页 |
3.2.2 中华大蟾蜍冬眠栖息选择预测模型 | 第35-36页 |
3.2.3 主要因子确定及模型的评价 | 第36-38页 |
3.2.4 中华大蟾蜍对生态因子的选择偏好 | 第38-4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0-45页 |
4.1 中华大蟾蜍冬眠习性 | 第40-41页 |
4.2 中华大蟾蜍对冬眠栖息地生态因子的选择偏好 | 第41-45页 |
4.2.1 碎石程度、地表基质类型偏好 | 第42页 |
4.2.2 坡向、坡度偏好 | 第42页 |
4.2.3 郁闭度偏好 | 第42-43页 |
4.2.4 土地利用类型偏好 | 第43页 |
4.2.5 植被类型偏好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