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牛粪/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特性与微量金属调控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农业废弃物的特点与危害第11页
    1.3 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第11-13页
        1.3.1 生产有机肥第11页
        1.3.2 制备饲料第11-12页
        1.3.3 制备复合材料第12页
        1.3.4 制备乙醇第12页
        1.3.5 厌氧发酵制沼气第12-13页
    1.4 厌氧发酵原理及影响因素第13-17页
        1.4.1 厌氧发酵原理第13-14页
        1.4.2 厌氧发酵的影响因素第14-17页
    1.5 微量元素对混合厌氧发酵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1.6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0-23页
第2章 预处理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发酵特性研究第23-49页
    2.1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第23-31页
        2.1.1 试验材料第23-25页
        2.1.2 试验仪器、设备及试验装置第25-26页
        2.1.3 试验分析、测定与计算方法第26-30页
        2.1.4 试验设计方法与内容第30-31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1-47页
        2.2.1 发酵原料成分分析第31页
        2.2.2 最适接种物的选择第31-32页
        2.2.3 酸法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电镜、红外、X射线衍射分析第32-36页
        2.2.4 碱法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电镜、红外、X射线衍射分析第36-38页
        2.2.5 冷冻法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电镜、红外、X射线衍射分析第38-41页
        2.2.6 酸处理对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发酵特性的影响第41-43页
        2.2.7 碱处理对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发酵特性的影响第43-46页
        2.2.8 冷处理对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发酵特性的影响第46-47页
    2.3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3章 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条件优化第49-75页
    3.1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第49-59页
        3.1.1 试验材料第49页
        3.1.2 试验仪器、设备及试验装置第49-50页
        3.1.3 试验分析、测定与计算方法第50-57页
        3.1.4 试验设计方法与内容第57-59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9-72页
        3.2.1 混合厌氧发酵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59-64页
        3.2.2 不同粪秆比发酵体系的未溶解有机碳水解动力学研究第64-65页
        3.2.3 粪秆比对发酵沼液中VFAs浓度的影响第65-68页
        3.2.4 粪秆比对混合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第68-72页
    3.3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4章 微量元素调控混合发酵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第75-95页
    4.1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第75-77页
        4.1.1 试验材料第75页
        4.1.2 试验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第75页
        4.1.3 试验分析、测定与计算方法第75-76页
        4.1.4 试验设计方法与内容第76-77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77-94页
        4.2.1 铁元素单独投加对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第77-82页
        4.2.2 二价钴单独投加对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第82-84页
        4.2.3 二价镍单独投加对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第84-86页
        4.2.4 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优化铁、钴、镍元素投加浓度结果第86-88页
        4.2.5 铁、钴、镍元素最优组合的未溶解有机碳水解动力学研究第88-89页
        4.2.6 铁、钴、镍元素最优组合对发酵沼液中VFAs浓度的影响第89-91页
        4.2.7 铁、钴、镍元素最优组合对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第91-94页
    4.3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5章 混合厌氧发酵反应器运行特性研究第95-103页
    5.1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第95-97页
        5.1.1 实验材料第95页
        5.1.2 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第95-96页
        5.1.3 试验分析、测定与计算方法第96页
        5.1.4 试验设计方法与内容第96-97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97-101页
        5.2.1 投加颗粒泥对“酸中毒”反应器的影响第97-99页
        5.2.2 进料新鲜程度/间断进料/秸秆粒径对反应器稳定性的影响第99页
        5.2.3 最优条件参数对反应器重启过程的影响第99-101页
        5.2.4 负荷对反应器稳定运行的影响第101页
    5.3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6章 结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附录第113-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和田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浙江省供水水库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