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华为海思芯片的录播主机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8-30页 |
2.1 Hi3531芯片平台介绍 | 第18-25页 |
2.1.1 芯片架构简介 | 第18-19页 |
2.1.2 芯片应用场景 | 第19页 |
2.1.3 Hi3531视频编码单元(VEDU) | 第19-20页 |
2.1.4 Hi3531视频解码模块(VDH) | 第20-21页 |
2.1.5 Hi3531视频接口 | 第21-23页 |
2.1.6 Hi3531视频及图形处理单元 | 第23页 |
2.1.7 Hi3531音频模块 | 第23-25页 |
2.2 QT技术简介 | 第25页 |
2.3 H.264技术简介 | 第25页 |
2.4 mp4格式介绍 | 第25-26页 |
2.5 RTSP技术介绍 | 第26-29页 |
2.5.1 概述 | 第26-27页 |
2.5.2 RTSP的报文结构 | 第27-28页 |
2.5.3 rtp协议 | 第28-29页 |
2.5.4 RTCP协议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0-37页 |
3.1 用户需求 | 第30页 |
3.2 用户角色定义 | 第30-31页 |
3.3 功能需求 | 第31-35页 |
3.3.1 多路音视频接收功能 | 第31-32页 |
3.3.2 多路视频画面预览功能 | 第32页 |
3.3.3 录像功能 | 第32-33页 |
3.3.4 远程直播功能 | 第33-34页 |
3.3.5 按键、遥控等控制功能 | 第34-35页 |
3.3.6 UI界面功能 | 第35页 |
3.4 非功能需求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第37-76页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7-43页 |
4.1.1 设计原则 | 第37页 |
4.1.2 系统的总体构架 | 第37-40页 |
4.1.3 开发环境说明 | 第40-43页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43-75页 |
4.2.1 面板按键、键盘、遥控器控制模块 | 第45-50页 |
4.2.2 LCD小屏幕显示模块 | 第50-54页 |
4.2.3 上位机指令解析模块 | 第54-56页 |
4.2.4 开机画面及相关功能模块 | 第56-58页 |
4.2.5 视频预览模块 | 第58-68页 |
4.2.6 GUI界面模块 | 第68-70页 |
4.2.7 RTSP推送模块 | 第70-74页 |
4.2.8 MP4格式录像模块 | 第74-7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第76-94页 |
5.1 相关硬件及功能模块截图 | 第76-82页 |
5.1.1 硬件主板 | 第76-77页 |
5.1.2 面板按键模块 | 第77-79页 |
5.1.3 键盘 | 第79页 |
5.1.4 遥控器 | 第79-80页 |
5.1.5 LCD屏幕模块 | 第80页 |
5.1.6 开机画面 | 第80-81页 |
5.1.7 视频预览模块 | 第81-82页 |
5.1.8 GUI界面 | 第82页 |
5.1.9 RTSP播放展示 | 第82页 |
5.2 主要程序代码 | 第82-9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94-108页 |
6.1 电气特性测试 | 第94-97页 |
6.2 遥控与按键测试 | 第97-99页 |
6.3 信号源测试 | 第99-101页 |
6.4 系统平台测试 | 第101-106页 |
6.5 稳定性压力测试 | 第106-107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7.1 总结 | 第108-109页 |
7.2 展望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附录一 Qt库移植 | 第113-117页 |
附录二 Faac库移植及相关api介绍 | 第117-120页 |
附录三 Mp4v2库移植及相关api介绍 | 第12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