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工业遗产的识别性及其呈现方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内容第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页
    1.4 主要概念界定及释义第11-12页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第12-18页
    1.6 研究框架与方法第18-20页
2 工业遗产识别性内涵解析第20-29页
    2.1 原真性及其内涵第20-24页
    2.2 工业遗产的原真性与识别性的关联第24-25页
    2.3 工业遗产的价值与识别性的关联第25-27页
    2.4 小结第27-29页
3 工业遗产识别性构成要素第29-54页
    3.1 形式与设计第29-33页
    3.2 材料与物质第33-35页
    3.3 使用与功能第35-43页
    3.4 传统与技术第43-46页
    3.5 位置与环境第46-49页
    3.6 精神与感受第49-53页
    3.7 小结第53-54页
4 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及其特征的呈现第54-85页
    4.1 形式特征的层次性呈现第54-61页
    4.2 材料特征的差异性呈现第61-65页
    4.3 功能特征的适宜性呈现第65-69页
    4.4 结构特征的逻辑性呈现第69-76页
    4.5 环境特征的整体性呈现第76-79页
    4.6 精神特征的回溯性呈现第79-83页
    4.7 小结第83-85页
5 实例研究——华新水泥厂旧址第85-104页
    5.1 华新水泥厂旧址概况第85-86页
    5.2 特征识别与解读第86-99页
    5.3 特征呈现——湖北省水泥工业博物馆设计第99-103页
    5.4 小结第103-104页
6 结语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街区垂直转换节点空间设计研究--基于行为活动以武汉光谷步行街为例
下一篇:扩展与约束双重导向下的山地城镇增长边界划定方法研究--以恩施州咸丰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