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的识别性及其呈现方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主要概念界定及释义 | 第11-12页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第12-18页 |
1.6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8-20页 |
2 工业遗产识别性内涵解析 | 第20-29页 |
2.1 原真性及其内涵 | 第20-24页 |
2.2 工业遗产的原真性与识别性的关联 | 第24-25页 |
2.3 工业遗产的价值与识别性的关联 | 第25-27页 |
2.4 小结 | 第27-29页 |
3 工业遗产识别性构成要素 | 第29-54页 |
3.1 形式与设计 | 第29-33页 |
3.2 材料与物质 | 第33-35页 |
3.3 使用与功能 | 第35-43页 |
3.4 传统与技术 | 第43-46页 |
3.5 位置与环境 | 第46-49页 |
3.6 精神与感受 | 第49-53页 |
3.7 小结 | 第53-54页 |
4 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及其特征的呈现 | 第54-85页 |
4.1 形式特征的层次性呈现 | 第54-61页 |
4.2 材料特征的差异性呈现 | 第61-65页 |
4.3 功能特征的适宜性呈现 | 第65-69页 |
4.4 结构特征的逻辑性呈现 | 第69-76页 |
4.5 环境特征的整体性呈现 | 第76-79页 |
4.6 精神特征的回溯性呈现 | 第79-83页 |
4.7 小结 | 第83-85页 |
5 实例研究——华新水泥厂旧址 | 第85-104页 |
5.1 华新水泥厂旧址概况 | 第85-86页 |
5.2 特征识别与解读 | 第86-99页 |
5.3 特征呈现——湖北省水泥工业博物馆设计 | 第99-103页 |
5.4 小结 | 第103-104页 |
6 结语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