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11-14页 |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 | 第14-19页 |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2.1.1 从健康需求函数角度寻求健康需求因子 | 第14-15页 |
| 2.1.2 对暴露于高浓度的大气污染颗粒物进行健康评估 | 第15-16页 |
| 2.1.3 利用计量模型识别大气污染的健康效应 | 第16-17页 |
| 2.2 文献评述及拓展点 | 第17-19页 |
| 3 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 3.1 个人健康需求函数 | 第19-20页 |
| 3.2 中国宏观健康生产函数 | 第20-21页 |
| 3.3 空间计量模型 | 第21-22页 |
| 3.4 面板门槛模型 | 第22-24页 |
| 4 实证研究 | 第24-42页 |
| 4.1 短期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 第24-28页 |
| 4.1.1 评估方法 | 第26页 |
| 4.1.2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 4.1.3 大气污染短期健康效应评价 | 第27-28页 |
| 4.2 模型设定 | 第28-32页 |
| 4.2.1 大气污染-公众健康的空间自滞后模型(SLX) | 第28-29页 |
| 4.2.2 大气污染-公众健康的面板门槛模型 | 第29页 |
| 4.2.3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 第29-30页 |
| 4.2.4 数据来源 | 第30-32页 |
| 4.3 大气污染浓度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32-34页 |
| 4.4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结果 | 第34-38页 |
| 4.4.1 内生性问题来源及处理 | 第34页 |
| 4.4.2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结果 | 第34-38页 |
| 4.4.3 稳健性处理 | 第38页 |
| 4.5 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结果 | 第38-42页 |
|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42-46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2-44页 |
| 5.2 政策启示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