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矮塔斜拉桥的发展 | 第13-14页 |
1.2.2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理论的发展 | 第14页 |
1.2.3 国外施工控制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4 国内施工控制的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1.2.5 桥梁震害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1.3.1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矮塔斜拉桥施工及运营阶段计算分析 | 第19-55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9-20页 |
2.2 全桥MidasCivil空间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0-23页 |
2.2.1 空间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原则 | 第20-21页 |
2.2.2 桥梁主要构件的模拟 | 第21-23页 |
2.2.3 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 | 第23页 |
2.3 矮塔斜拉桥施工过程模拟 | 第23-32页 |
2.3.1 空间有限元模型施工阶段划分 | 第23-27页 |
2.3.2 各施工阶段位移计算分析 | 第27-29页 |
2.3.3 各施工阶段应力计算分析 | 第29-32页 |
2.4 矮塔斜拉桥运营阶段验算分析 | 第32-42页 |
2.4.1 运营阶段计算工况 | 第32-34页 |
2.4.2 分项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应力、索力计算分析 | 第34-41页 |
2.4.3 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2.5 0#块受力分析 | 第42-51页 |
2.5.1 实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2.5.2 0#块应力分析结果 | 第45-51页 |
2.6 索塔受力分析 | 第51-5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矮塔斜拉桥施工几何线形计算及施工控制实测数据分析 | 第55-69页 |
3.1 施工几何线形计算 | 第55-56页 |
3.2 线形控制数据分析 | 第56-60页 |
3.2.1 控制数据 | 第57-59页 |
3.2.2 数据分析 | 第59-60页 |
3.3 应力控制数据分析 | 第60-64页 |
3.3.1 控制数据 | 第61-63页 |
3.3.2 数据分析 | 第63-64页 |
3.4 索力控制数据分析 | 第64-67页 |
3.4.1 控制数据 | 第64-66页 |
3.4.2 数据分析 | 第66-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矮塔斜拉桥参数敏感性规律分析 | 第69-83页 |
4.1 参数敏感性分析的目的 | 第69页 |
4.2 敏感性分析的结果 | 第69-73页 |
4.2.1 成桥阶段结构行为对主梁刚度的敏感性 | 第69-70页 |
4.2.2 成桥阶段结构行为对斜拉索刚度的敏感性 | 第70-71页 |
4.2.3 成桥阶段结构行为对混凝土主梁容重的敏感性 | 第71-72页 |
4.2.4 成桥阶段结构行为对体系温度的敏感性 | 第72-73页 |
4.3 矮塔斜拉桥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73-82页 |
4.3.1 分析结果统计 | 第74-76页 |
4.3.2 主梁线形影响因素分析 | 第76-77页 |
4.3.3 主梁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77-78页 |
4.3.4 斜拉索、索塔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第78-80页 |
4.3.5 敏感因子及敏感百分比 | 第80-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参数识别及状态预测方法研究 | 第83-109页 |
5.1 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 第83-98页 |
5.1.1 施工控制阶段参数识别过程的误差产出 | 第83页 |
5.1.2 最小二乘法在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 第83-87页 |
5.1.3 BP神经网络法在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 第87-98页 |
5.2 状态预测方法研究 | 第98-107页 |
5.2.1 GM(1,1)灰色预测模型在施工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 第98-103页 |
5.2.2 SCGM(1,1)新陈代谢预测模型在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 第103-104页 |
5.2.3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 第104-106页 |
5.2.4 结构标高预测研究 | 第106-10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六章 矮塔斜拉桥抗震分析 | 第109-129页 |
6.1 特征值分析 | 第109-112页 |
6.2 矮塔斜拉桥反应谱及时程分析 | 第112-125页 |
6.2.1 抗震设防目标及设防标准 | 第112页 |
6.2.2 反应谱分析 | 第112-121页 |
6.2.2.1 E1地震作用反应谱分析 | 第113-117页 |
6.2.2.2 E2地震作用反应谱分析 | 第117-121页 |
6.2.3 时程法分析 | 第121-125页 |
6.3 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125-126页 |
6.3.1 索塔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125页 |
6.3.2 主墩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125-126页 |
6.3.3 斜拉索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126页 |
6.3.4 混凝土主梁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12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6-12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1页 |
7.1 结论 | 第129-130页 |
7.2 展望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