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蓝图法在儿童智能拍照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儿童教育的市场需求 | 第11页 |
1.1.2 儿童摄影教育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3 儿童教育产品智能化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儿童教育智能产品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服务蓝图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1.4.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1.5 课题研究的流程与框架 | 第19-21页 |
1.5.1 课题研究的流程 | 第19-20页 |
1.5.2 课题研究的框架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31页 |
2.1 服务设计 | 第21-26页 |
2.1.1 服务设计的概述 | 第21-22页 |
2.1.2 服务设计的核心价值与原则 | 第22-25页 |
2.1.3 服务设计系统模型 | 第25-26页 |
2.1.4 服务设计流程 | 第26页 |
2.2 服务蓝图法 | 第26-29页 |
2.2.1 服务蓝图法概述 | 第26-27页 |
2.2.2 服务蓝图法的构成要素 | 第27-28页 |
2.2.3 服务蓝图法的绘制 | 第28-29页 |
2.3 儿童智能拍照产品的服务设计思考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儿童智能拍照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 第31-62页 |
3.1 儿童智能拍照产品系统需求分析 | 第31-46页 |
3.1.1 儿童智能拍照硬件研究与分析 | 第31-39页 |
3.1.2 儿童智能拍照软件研究与分析 | 第39-45页 |
3.1.3 儿童智能拍照产品的机会缺口分析 | 第45-46页 |
3.2 儿童智能拍照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 第46-58页 |
3.2.1 服务对象用户分类及特征分析 | 第46-50页 |
3.2.2 服务对象用户定位 | 第50页 |
3.2.3 服务对象用户研究 | 第50-58页 |
3.3 建立典型用户模型 | 第58-59页 |
3.4 儿童智能拍照服务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3.4.1 用户体验视角 | 第59页 |
3.4.2 系统整合视角 | 第59-60页 |
3.4.3 儿童智能拍照服务系统模型 | 第60-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基于服务蓝图的儿童智能拍照系统功能定位 | 第62-67页 |
4.1 服务蓝图的节点分析 | 第62-63页 |
4.2 服务蓝图的构成要素分析与界定 | 第63页 |
4.3 服务蓝图的绘制 | 第63-65页 |
4.4 儿童智能拍照产品服务系统功能定位 | 第65-66页 |
4.4.1 产品服务系统创新点 | 第65页 |
4.4.2 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定位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儿童智能拍照服务系统设计实践 | 第67-96页 |
5.1 儿童智能拍照产品硬件部分设计实践 | 第67-83页 |
5.1.1 硬件功能结构图 | 第67-69页 |
5.1.2 硬件CMF分析 | 第69-71页 |
5.1.3 硬件人机体验分析 | 第71-73页 |
5.1.4 硬件概念草图探索 | 第73-78页 |
5.1.5 硬件虚拟3D建模渲染 | 第78-81页 |
5.1.6 硬件设计说明 | 第81-83页 |
5.2 儿童智能拍照产品软件部分设计实践 | 第83-92页 |
5.2.1 软件功能结构图 | 第83-84页 |
5.2.2 软件交互原型 | 第84-89页 |
5.2.3 软件视觉设计 | 第89-92页 |
5.3 儿童智能拍照服务系统质量调研 | 第92-95页 |
5.3.1 设计调查问卷 | 第92-93页 |
5.3.2 服务质量评价结果 | 第93-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结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附录一 | 第101-103页 |
附录二 | 第103-105页 |
附录三 | 第105-10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