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图表清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4-17页 |
| ·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4页 |
| ·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4页 |
|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4-17页 |
|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7页 |
| ·物质对射线的吸收与屏蔽 | 第17-20页 |
| ·γ射线的屏蔽 | 第18-19页 |
| ·中子辐射的屏蔽 | 第19-20页 |
| ·辐射防护材料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 ·光子辐射防护材料综述 | 第21-25页 |
| ·中子辐射防护材料综述 | 第25-26页 |
| ·选择稀土作为防护材料的原因 | 第26-27页 |
| ·EGS 基础知识 | 第27-29页 |
| ·EGS 简介 | 第27页 |
| ·EGS4/EGSnrc 的特点 | 第27-29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29-3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稀土氧化物/环氧树脂辐射防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1-45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1页 |
| ·材料的制备 | 第31-32页 |
|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32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2页 |
| ·辐射防护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 ·辐射防护性能模拟计算 | 第33-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 ·XRD 表征 | 第34-35页 |
| ·断面扫描分析 | 第35-36页 |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 ·辐射防护性能分析 | 第38-41页 |
| ·辐射防护性能模拟计算 | 第41-44页 |
| ·本章结论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聚丙烯酸盐/环氧树脂辐射防护材料的制备工艺探索及性能研究 | 第45-57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45页 |
| ·材料制备 | 第45-46页 |
| ·材料结构表征 | 第46-47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7页 |
| ·辐射防护性能测试 | 第47页 |
| ·辐射防护性能模拟计算 | 第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 ·XRD 表征 | 第47-48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8-49页 |
| ·断面扫描分析 | 第49-51页 |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51页 |
| ·辐射防护性能测试 | 第51-54页 |
| ·辐射防护性能模拟计算 | 第54-55页 |
| ·辐照接枝聚合反应机理探索 | 第55-56页 |
| ·本章结论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氧化钐/环氧树脂与聚丙烯酸钐/环氧树脂辐射防护材料的性能对比 | 第57-62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制备方法对比 | 第57-58页 |
| ·材料结构对比 | 第58-59页 |
| ·晶体结构对比 | 第58页 |
| ·样品断面样貌对比 | 第58-59页 |
| ·材料性能对比 | 第59-61页 |
| ·力学性能对比 | 第59-60页 |
| ·辐射防护性能对比 | 第60-61页 |
| ·本章结论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聚丙烯酸钐/聚丙烯酸铅/环氧树脂辐射防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2-68页 |
| ·引言 | 第62页 |
| ·实验部分 | 第62-63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62页 |
| ·材料的制备 | 第62-63页 |
| ·材料结构表征 | 第63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63页 |
| ·辐射防护性能测试 | 第63页 |
| ·辐射防护性能模拟计算 | 第6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 ·断面扫描分析 | 第63-64页 |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64-65页 |
| ·辐射防护性能测试 | 第65-66页 |
| ·辐射防护性能模拟计算 | 第66-67页 |
| ·本章结论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总结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