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6-20页 |
1 肠道粘膜机械屏障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 岩藻糖基转移酶2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1 Fut2的发现 | 第17页 |
2.2 Fut2的结构 | 第17页 |
2.3 Fut2的功能 | 第17-18页 |
3 胁迫对动物肠道粘膜屏障的影响 | 第18页 |
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4.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4.3 研究方案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华鳖fut2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第20-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1.4 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反转录 | 第22页 |
1.5 中华鳖fut2cDNA全长的获得 | 第22页 |
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2页 |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ut2的组织表达情况 | 第22-23页 |
1.8 统计分析 | 第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25页 |
2.2 中华鳖fut2的同源性分析 | 第25-28页 |
2.3 中华鳖fut2组织特异性分布 | 第28-29页 |
3 讨论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急性冷胁迫对中华鳖肠道组织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 第32-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1.1 实验动物与驯养 | 第33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1.4 动物分组和组织标本取材 | 第34页 |
1.5 血清DAO活性检测 | 第34页 |
1.6 肠粘膜的PAS染色 | 第34-35页 |
1.7 Western-Blot检测Occludin蛋白表达 | 第35页 |
1.8 统计学分析 | 第35页 |
2 结果 | 第35-44页 |
2.1 血清DAO活性 | 第35-36页 |
2.2 肠道粘膜上皮的形态学变化 | 第36-37页 |
2.3 中华鳖回肠后段绒毛长度、粘膜厚度/大肠粘膜厚度变化 | 第37-43页 |
2.4 Occludin蛋白表达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8页 |
3.1 急性冷胁迫对中华鳖肠道粘膜屏障组织化学损伤 | 第44页 |
3.2 急性冷胁迫对中华鳖肠道粘膜屏障组织形态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 急性冷胁迫对中华鳖肠道粘膜屏障Occludin蛋白的影响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急性冷胁迫对中华鳖肠道粘液层的影响 | 第48-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1.1 实验动物与驯养 | 第49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1.4 动物分组和组织标本取材 | 第49页 |
1.5 肠道杯状细胞染色 | 第49页 |
1.6 肠道粘膜粘液染色 | 第49-50页 |
1.7 肠道粘膜的糖基化染色 | 第50页 |
1.8 统计学分析 | 第50页 |
2 结果 | 第50-59页 |
2.1 回肠后段和大肠杯状细胞数目变化 | 第50-51页 |
2.2 急性冷胁迫对中华鳖肠道粘膜粘液厚度的影响 | 第51-55页 |
2.3 急性冷胁迫对中华鳖肠道粘膜岩藻糖基化的影响 | 第55-59页 |
3 讨论 | 第59-63页 |
第五章 细菌胁迫及急性冷胁迫对中华鳖肠道粘膜机械屏障关键因子occludin和fut2表达的影响 | 第63-7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1.1 实验动物及菌种 | 第6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64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64页 |
1.4 体内攻毒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1.5 总RNA的提取 | 第65页 |
1.6 cDNA合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65页 |
1.7 统计学分析 | 第65页 |
2 结果 | 第65-74页 |
2.1 急性冷胁迫下中华鳖回肠后段fut2表达变化 | 第65-67页 |
2.2 急性冷胁迫下中华鳖大肠fut2表达变化 | 第67-70页 |
2.3 急性冷胁迫下中华鳖回肠后段occludin表达变化 | 第70-72页 |
2.4 急性冷胁迫下中华鳖大肠occludin表达变化 | 第72-74页 |
3 讨论 | 第74-79页 |
3.1 急性冷胁迫下中华鳖fut2对细菌的应答变化 | 第74-75页 |
3.2 急性冷胁迫下中华鳖occludin对细菌的应答变化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90-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