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8-20页 |
1 绪论 | 第20-33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3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31-33页 |
2 矩形煤巷顶板结构特征和分类及顶板应力数值分析 | 第33-42页 |
2.1 矩形煤巷顶板结构特征和分类 | 第33-35页 |
2.2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单一直接顶应力数值分析 | 第35-39页 |
2.3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复合岩层顶板应力数值分析 | 第39-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3 矩形煤巷侧向支承应力新解析解与数值计算验证 | 第42-53页 |
3.1 矩形煤巷侧向支承应力新解析解 | 第42-47页 |
3.2 矩形煤巷侧向支承应力数值计算验证 | 第47-51页 |
3.3 矩形煤巷侧向煤体塑性区宽度参数分析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薄直接顶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工程验证 | 第53-72页 |
4.1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薄直接顶应力理论计算 | 第53-57页 |
4.2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薄直接顶应力数值计算验证 | 第57-59页 |
4.3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薄直接顶失稳机理分析 | 第59-64页 |
4.4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薄直接顶最大拉应力参数分析 | 第64-66页 |
4.5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薄直接顶稳定性工程验证 | 第66-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厚直接顶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工程验证 | 第72-97页 |
5.1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厚直接顶应力理论计算 | 第72-84页 |
5.2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厚直接顶应力数值计算验证 | 第84-87页 |
5.3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厚直接顶失稳机理分析 | 第87-89页 |
5.4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厚直接顶稳定性工程验证 | 第89-94页 |
5.5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薄、厚直接顶计算方法适用性 | 第94-9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6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复合岩层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工程验证 | 第97-108页 |
6.1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复合岩层顶板应力理论计算 | 第97-102页 |
6.2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复合岩层顶板失稳机理分析 | 第102-104页 |
6.3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复合岩层顶板锚杆支护作用分析 | 第104-105页 |
6.4 矩形煤巷均布载荷下复合岩层顶板稳定性工程验证 | 第105-10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7 考虑压杆稳定的矩形煤巷顶板稳定性 | 第108-118页 |
7.1 考虑压杆稳定的矩形煤巷顶板临界压力理论计算 | 第108-111页 |
7.2 矩形煤巷顶板纵横弯曲条件下弯矩和下沉 | 第111-112页 |
7.3 考虑压杆稳定的原岩水平应力、接触面参数对顶板稳定性影响的数值计算分析 | 第112-117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8 结论 | 第118-121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18-119页 |
8.2 创新点 | 第119-120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作者简历 | 第127-13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