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1.1 抗菌肽的分类 | 第11-12页 |
1.1.2 抗菌肽的抗菌作用机制 | 第12-13页 |
1.1.3 抗菌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 第13页 |
1.2 猪β防御素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猪β防御素的结构,种类,分布 | 第13-14页 |
1.2.2 猪β防御素的抗菌活性 | 第14-15页 |
1.2.3 猪β防御素防御素作用机制 | 第15页 |
1.3 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 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 | 第15-16页 |
1.3.2 cDNA代表性差异显示(cDNA-RDA) | 第16页 |
1.3.3 抑制消减杂交 | 第16-17页 |
1.3.4 cDNA微阵列 | 第17页 |
1.3.5 GeneFishingTMDEGPremixKits | 第17-18页 |
1.4 荧光定量反转录PCR(FQRT-PCR)技术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2.引言 | 第20-21页 |
3.材料与方法 | 第21-3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3.1.1 引物合成、载体和菌种 | 第21页 |
3.1.2 酶、试剂盒和其他主要试剂 | 第21页 |
3.1.3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1-23页 |
3.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3-35页 |
3.2.1 重组工程菌株BL21-pET30a-pBD2的诱导表达 | 第23页 |
3.2.2 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 | 第23-24页 |
3.2.3 蛋白浓度测定 | 第24页 |
3.2.4 SDS-PAGE分析 | 第24-25页 |
3.2.5 重组蛋白活性分析 | 第25页 |
3.2.6 细菌总RNA的提取、纯化及质量检测方法 | 第25-27页 |
3.2.7 GeneFishingTM差异显示方法 | 第27-28页 |
3.2.8 差异片段回收、克隆、测序方法 | 第28-29页 |
3.2.9 差异表达基因序列分析 | 第29页 |
3.2.10 荧光定量反转录PCR(FQRT-PCR)的试验方法 | 第29-35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35-49页 |
4.1 pBD2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 第35页 |
4.2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pBD2共培养生长趋势与抑菌活性分析 | 第35-36页 |
4.3 总RNA提取、纯化及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4.4 利用GeneFishingTMRT-PCR得到的差异显示片段结果 | 第37-39页 |
4.4.1 GeneFishingTM差异显示RT-PCR电泳结果 | 第37-39页 |
4.4.2 表达差异条带的回收、克隆及测序结果 | 第39页 |
4.4.3 差异表达片段的数目 | 第39页 |
4.5 在Ensembl网站上对表达差异的基因片段进行BLAST搜索结果 | 第39-42页 |
4.6 对差异表达基因序列进行分析 | 第42-44页 |
4.6.1 与细胞膜合成,运输的相关基因 | 第42页 |
4.6.2 与DNA或RNA合成的相关基因 | 第42-43页 |
4.6.3 与代谢、蛋白合成相关的基因 | 第43-44页 |
4.7 选择最稳定的管家基因 | 第44-45页 |
4.7.1 管家基因的检测 | 第44页 |
4.7.2 通过GeNorm选择管家基因 | 第44-45页 |
4.8 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 | 第45-49页 |
4.8.1 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数据结果 | 第45-47页 |
4.8.2 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数据作图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5.结论与讨论 | 第49-52页 |
5.1 讨论 | 第49-51页 |
5.1.1 pBD2的表达、纯化和抑菌 | 第49页 |
5.1.2 GeneFishingTMRT-PCR反应 | 第49-50页 |
5.1.3 管家基因的选择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第50页 |
5.1.4 pBD2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机制 | 第50-51页 |
5.2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附件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