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 1.2 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 1.2.1 镍锰酸锂的晶体结构、性质、晶体结构的调控和表征 | 第12-16页 |
| 1.2.2 镍锰酸锂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 1.2.3 镍锰酸锂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1.2.4 镍锰酸锂的改性研究 | 第19-20页 |
| 1.3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3-24页 |
| 2.2 镍锰酸锂材料的制备 | 第24-26页 |
| 2.3 材料的表征 | 第26页 |
| 2.3.1 XRD分析 | 第26页 |
| 2.3.2 FT-IR分析 | 第26页 |
| 2.3.3 SEM分析 | 第26页 |
|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6-29页 |
| 2.4.1 扣式电池的组装 | 第26-27页 |
| 2.4.2 充放电测试 | 第27-28页 |
| 2.4.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28页 |
| 2.4.4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离子掺杂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29-61页 |
| 3.1 引言 | 第29页 |
| 3.2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29-30页 |
| 3.3 Na~+掺杂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36页 |
| 3.3.1 Na~+掺杂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30-32页 |
| 3.3.2 Na~+掺杂对镍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2-36页 |
| 3.4 F~-掺杂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41页 |
| 3.4.1 F~-掺杂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36-38页 |
| 3.4.2 F~-掺杂对镍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41页 |
| 3.5 Zn~(2+)、V~(5+)掺杂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7页 |
| 3.5.1 Zn~(2+)、V~(5+)掺杂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41-43页 |
| 3.5.2 Zn~(2+)、V~(5+)掺杂对镍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3-47页 |
| 3.6 Cr~(3+)、Ti~(4+)掺杂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57页 |
| 3.6.1 Cr~(3+)、Ti~(4+)掺杂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47-52页 |
| 3.6.2 Cr~(3+)、Ti~(4+)掺杂对镍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7页 |
| 3.7 不同离子掺杂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退火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1-73页 |
| 4.1 引言 | 第61页 |
| 4.2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61-62页 |
| 4.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 4.4 退火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65-68页 |
| 4.5 退火对镍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7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五章 煅烧方法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3-83页 |
| 5.1 引言 | 第73页 |
| 5.2 样品的制备 | 第73-74页 |
| 5.3 煅烧方法对镍锰酸锂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74-77页 |
| 5.4 煅烧方法对镍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7-81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91-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