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视角下FDI区位选择的差异研究--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5-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技术路线图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9-20页 |
1.5.1 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研究不足 | 第19-20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2.1 FDI区位选择的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2.1.1 市场环境 | 第20-21页 |
2.1.2 成本因素 | 第21-22页 |
2.1.3 制度因素 | 第22-23页 |
2.1.4 集聚因素 | 第23-24页 |
2.1.5 FDI区位选择的计量方法 | 第24页 |
2.2 FDI区位选择相关理论 | 第24-29页 |
2.2.1 适用于发达国家的FDI区位选择理论 | 第24-26页 |
2.2.2 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FDI区位选择理论 | 第26-28页 |
2.2.3 理论评述 | 第28-29页 |
2.3 本节小结 | 第29-30页 |
3 我国FDI的发展现状 | 第30-40页 |
3.1 我国利用FDI的发展历程 | 第30-31页 |
3.2 我国FDI区域分布现状 | 第31-33页 |
3.3 我国FDI空间分布趋势分析 | 第33-34页 |
3.4 我国FDI产业分布现状 | 第34-35页 |
3.5 我国FDI来源地分布分析 | 第35-36页 |
3.6 “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业绩指数”分析 | 第36-38页 |
3.7 本节小结 | 第38-40页 |
4 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第40-55页 |
4.1 EBA模型构建 | 第40-41页 |
4.1.1 EBA模型设置 | 第40页 |
4.1.2 空间EBA模型 | 第40页 |
4.1.3 EBA模型检验 | 第40-41页 |
4.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第41-44页 |
4.3 空间自相关检验 | 第44-45页 |
4.4 全样本空间EBA模型估计 | 第45-48页 |
4.4.1 空间EBA模型估计 | 第45-47页 |
4.4.2 溢出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第47-48页 |
4.5 东中西部子样本EBA模型估计 | 第48-53页 |
4.5.1 基础模型估计 | 第48-50页 |
4.5.2 影响因素的稳健性检验 | 第50-53页 |
4.6 各区域估计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53-55页 |
5 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55-5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55-58页 |
5.2.1 把握外商投资导向,引导FDI发展方向 | 第56页 |
5.2.2 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6页 |
5.2.3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强地区经济联系 | 第56-57页 |
5.2.4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