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审判中的诉讼异议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三、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第13页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3-15页
第一章 诉讼异议权的现状与问题第15-22页
    第一节 相关案例与问题第15-17页
        一、庭审中控辩双方对法官处分或裁决提出异议第15-16页
        二、法官对控辩双方异议的回应不充分或不说明理由第16页
        三、现行规则未规定此种情形的内容第16-17页
    第二节 诉讼异议权的构成第17-22页
        一、诉讼异议权的主体第17页
        二、诉讼异议权的内容第17-18页
        三、诉讼异议权之行使程序与时机第18-19页
        四、诉讼异议权的法律后果第19-20页
        五、诉讼异议权的限制第20页
        六、诉讼异议权的救济第20-22页
第二章 诉讼异议权的理论基础第22-27页
    第一节 对法官处分或裁决异议的反思第22-24页
        一、对法官处分或裁决异议的合理性第22-23页
        二、诉讼异议权与其他诉讼权利的辨析第23-24页
    第二节 诉讼异议权的法理原则第24-27页
        一、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第24-25页
        二、诉讼经济原则第25页
        三、直接言词原则第25-27页
第三章 域外经验的借鉴第27-33页
    第一节 美国对法官行为的异议规则第27-28页
        一、当事人对法官行为的异议第27-28页
        二、异议及时提出原则第28页
    第二节 日本对法官行为的异议规则第28-30页
        一、当事人对法官的不合法行为异议第28-29页
        二、异议及时提出原则第29-30页
    第三节 德国对法官行为的异议规则第30-31页
        一、当事人对法官程序决定的异议第30-31页
        二、异议及时提出原则第31页
    第四节 域外经验小结第31-33页
第四章 完善诉讼异议权的建议第33-40页
    第一节 庭审规程增加诉讼异议权的内容第33-34页
        一、控辩双方可以对法官的处分或裁决提出诉讼异议第33-34页
        二、法庭回应控辩双方提出的诉讼异议并说明理由第34页
    第二节 细化控辩双方的诉讼异议权第34-37页
        一、明确控方在庭审中职权范围第34-36页
        二、保障辩方在庭审中权利对等第36-37页
    第三节 加强法官审判的中立性第37-38页
        一、法官调整庭审的理念第37-38页
        二、法官平等对待控辩双方第38页
    第四节 规范控辩双方庭审行为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致谢第45-46页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律师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作用
下一篇: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