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1.1 绿盲蝽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1.1.1 绿盲蝽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 第8页 |
1.1.2 绿盲蝽发生与危害 | 第8-9页 |
1.1.3 绿盲蝽的分布 | 第9页 |
1.1.4 国内外盲蝽的抗性研究 | 第9-11页 |
1.1.5 昆虫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研究 | 第11页 |
1.2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研究 | 第11-14页 |
1.2.1 钠离子通道 | 第11-13页 |
1.2.2 脊椎动物钠离子通道 | 第13页 |
1.2.3 昆虫钠离子通道 | 第13-14页 |
1.3 昆虫钠离子通道与抗性的研究 | 第14-17页 |
1.3.1 位点突变与抗性 | 第14-15页 |
1.3.2 选择性剪切与抗性 | 第15页 |
1.3.3 RNA编辑与抗性 | 第15页 |
1.3.4 钠离子通道与拟除虫菊酯抗性 | 第15-17页 |
1.4 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的研究 | 第17-18页 |
1.4.1 爪蟾卵母细胞 | 第17页 |
1.4.2 双电极电压钳技术 | 第17-18页 |
2 引言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8页 |
3.1 绿盲蝽钠离子通道克隆 | 第19-25页 |
3.1.1 供试昆虫 | 第19页 |
3.1.2 供试试剂 | 第19页 |
3.1.3 仪器和设备 | 第19页 |
3.1.4 试剂配制 | 第19-20页 |
3.1.5 引物设计 | 第20页 |
3.1.6 总RNA粗提取 | 第20-21页 |
3.1.7 反转录合成cDNA | 第21-22页 |
3.1.8 PCR反应、电泳验证及纯化回收 | 第22页 |
3.1.9 PGH19载体质粒双酶切及纯化回收 | 第22-23页 |
3.1.10 PCR纯化回收产物与载体连接 | 第23-24页 |
3.1.11 大肠杆菌 DH5α转化 | 第24页 |
3.1.12 重组质粒验证 | 第24-25页 |
3.1.13 序列测序与分析 | 第25页 |
3.2 绿盲蝽钠离子通道表达 | 第25-28页 |
3.2.1 供试材料 | 第25页 |
3.2.2 供试试剂及仪器 | 第25页 |
3.2.3 试剂配制 | 第25页 |
3.2.4 环状质粒单酶切及纯化回收 | 第25-26页 |
3.2.5 体外合成cRNA及纯化回收 | 第26页 |
3.2.6 爪蟾卵母细胞的酶离及准备 | 第26-27页 |
3.2.7 cRNA的显微注射 | 第27页 |
3.2.8 电流记录 | 第27页 |
3.2.9 河豚毒素检测绿盲蝽钠离子通道 | 第27页 |
3.2.10 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42页 |
4.1 绿盲蝽钠离子通道全长基因克隆及分析 | 第28-35页 |
4.1.1 绿盲蝽钠离子通道全长基因克隆 | 第28-30页 |
4.1.2 AlNa_v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 | 第30-34页 |
4.1.3 AlNa_v结构域预测 | 第34-35页 |
4.2 绿盲蝽钠离子通道基因选择性剪切和RNA编辑 | 第35-37页 |
4.2.1 AlNa_v选择性剪切 | 第35-36页 |
4.2.2 AlNa_v RNA编辑 | 第36-37页 |
4.3 绿盲蝽钠离子通道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 | 第37-42页 |
4.3.1 AlNa_v和TipE质粒单酶切 | 第37-38页 |
4.3.2 AlNa_v和TipE合成cRNA浓度及A260/A280的测定 | 第38页 |
4.3.3 绿盲蝽钠离子通道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的功能性表达 | 第38-39页 |
4.3.4 河豚毒素检测绿盲蝽钠离子通道 | 第39-40页 |
4.3.5 绿盲蝽钠离子通道变异体variants门控特征 | 第40-42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2-45页 |
5.1 绿盲蝽钠离子通道基因全长克隆 | 第42页 |
5.2 绿盲蝽钠离子通道基因选择性剪切和RNA编辑 | 第42-43页 |
5.3 绿盲蝽钠离子通道突变位点及功能表达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5页 |
ABSTRACT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