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中小学校舍抗震分析与性能评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引言第11-12页
     ·地震的危害第11-12页
     ·问题的提出第12页
   ·楼梯参与整体抗震研究现状第12-13页
     ·现行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方法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页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第13-16页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意义第13-14页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第14-16页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和评估方法第16-18页
     ·静力推覆分析方法(Pushover方法)第16-17页
     ·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IDA方法)第17页
     ·两种评估方法的对比第17-18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中小学校舍主要结构形式及其震害第19-29页
   ·前言第19页
   ·中小学校舍的结构形式第19-21页
     ·砌体-木屋架结构第19页
     ·砌体结构第19-20页
     ·框架结构第20-21页
   ·中小学校舍主要震害第21-28页
     ·砌体-木屋架结构震害第21-22页
     ·砌体结构震害第22-25页
     ·框架结构震害第25-28页
   ·震害总结及建议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楼梯对框架中小学校舍抗震性能影响第29-44页
   ·引言第29页
   ·模型的建立第29-35页
     ·工程概况第29-31页
     ·对比模型组的建立第31-34页
     ·楼梯的计算模拟与简化第34-35页
   ·楼梯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第35-38页
     ·对结构总刚度影响第35-36页
     ·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影响第36-37页
     ·对结构扭转效应的影响第37-38页
   ·楼梯对框架部分的影响第38-41页
     ·地震剪力第38-39页
     ·楼梯间框架梁柱内力第39-41页
   ·现浇楼梯框架教学楼弹塑性分析第41-42页
   ·对楼梯间设计的思考和建议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框架中小学校舍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第44-60页
   ·引言第44-45页
   ·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第45页
   ·增量动力弹塑性分析法的分析步骤第45-48页
     ·地震记录的选取第46页
     ·地震强度因子与结构性能参数的选择第46-47页
     ·计算法则第47页
     ·曲线插值第47页
     ·极限状态第47-48页
     ·曲线统计第48页
   ·算例第48-58页
     ·综合楼建筑概况第48-50页
     ·分析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地震波选取及分类第51-52页
     ·单一记录的IDA曲线第52-54页
     ·多条地震波的IDA曲线第54-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基于Pushover方法的性能评估第60-76页
   ·引言第60页
   ·Pushover分析方法第60-66页
     ·水平加载模式第60-62页
     ·目标位移的确定第62-65页
     ·Pushover分析方法实施的一般步骤第65页
     ·性能评价第65-66页
   ·实例一第66-70页
     ·分析模型的建立第66页
     ·荷载加载模式第66页
     ·分析结果第66-70页
   ·实例二第70-74页
     ·教学楼建筑概况第70-71页
     ·分析模型的建立第71页
     ·结果分析第71-74页
   ·与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对比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层中沥青油膏隔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防撞柱实车碰撞性能研究及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