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第13-14页 |
1.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3-14页 |
1.2.2 数据来源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1.5.2 自然地域分异理论 | 第17页 |
1.5.3 统计方法论 | 第17页 |
1.5.4 农户行为理论 | 第17-18页 |
1.5.5 计划行为理论 | 第18页 |
1.5.6 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 | 第18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0-26页 |
2.1 气候变化特征 | 第20-22页 |
2.1.1 降水变化特征 | 第20-21页 |
2.1.2 气温变化特征 | 第21-22页 |
2.2 气候变化下灌溉需水量的变化 | 第22-24页 |
2.2.1 气候变化下小麦灌溉需水量变化 | 第22-23页 |
2.2.2 气候变化下玉米灌溉需水量变化 | 第23-24页 |
2.3 基于灌溉需水量的农户感知决策适应 | 第24-25页 |
2.3.1 农户的感知程度 | 第24-25页 |
2.3.2 农户的决策适应 | 第25页 |
2.4 相关研究述评 | 第25-26页 |
3 河南省农业气候资源及作物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变化 | 第26-36页 |
3.1 河南省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 | 第26-32页 |
3.1.1 农业气候资源的突变检验 | 第26-27页 |
3.1.2 农业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 | 第27-32页 |
3.2 河南省作物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分布 | 第32-34页 |
3.2.1 夏玉米作物需水量及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分析 | 第32-33页 |
3.2.2 冬小麦作物需水量及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分析 | 第33页 |
3.2.3 作物灌溉需求指数分析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气候变化对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 第36-54页 |
4.1 气候因子对作物灌溉需水量贡献率的的描述统计 | 第36-40页 |
4.1.1 生育期气候因子对冬小麦灌溉需水量贡献率的描述统计 | 第37-39页 |
4.1.2 生育期气候因子对夏玉米灌溉需水量贡献率的描述统计 | 第39-40页 |
4.2 气候因子对作物灌溉需水量贡献率的空间分布 | 第40-48页 |
4.2.1 冬小麦 | 第40-45页 |
4.2.2 夏玉米 | 第45-47页 |
4.2.3 贡献率等级划分 | 第47-48页 |
4.3 未来气候变化下河南省作物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分布 | 第48-51页 |
4.3.1 未来作物灌溉需水量的时间变化 | 第49页 |
4.3.2 未来作物灌溉需水量的空间分布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5 基于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农户感知决策适应 | 第54-70页 |
5.1 研究村落及样本属性 | 第54-55页 |
5.1.1 研究村落选取 | 第54页 |
5.1.2 样本属性 | 第54-55页 |
5.2 农户对气候的感知程度 | 第55-58页 |
5.2.1 农户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感知 | 第55-56页 |
5.2.2 农户对具体气候要素的感知 | 第56-58页 |
5.3 农户灌溉适应策略及影响因素 | 第58-65页 |
5.3.1 农户适应策略 | 第58-61页 |
5.3.2 农户灌溉适应策略影响因素 | 第61-65页 |
5.4 未来气候情景下农户灌溉适应选择分析 | 第65-67页 |
5.4.1 不同贡献率区域未来作物灌溉需水量 | 第65-67页 |
5.4.2 未来农户的灌溉适应策略 | 第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6.2 创新之处 | 第71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