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舒曼《夜曲》op.23的音乐特征及演奏实践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创作背景 | 第10-12页 |
(一)霍夫曼的文学作品对舒曼的影响 | 第10-11页 |
(二)时代背景与标题 | 第11-12页 |
二、音乐特征 | 第12-20页 |
(一)曲式分析 | 第12-15页 |
1.No.1《葬礼进行曲》 | 第12-13页 |
2.No.2《奇怪的伙伴》 | 第13页 |
3.N0.3《夜宴》 | 第13-14页 |
4.No.4《带有独唱的轮唱》 | 第14-15页 |
(二)节奏重音 | 第15-17页 |
1.长音造成的节奏重音 | 第15-16页 |
2.海缪拉组合式的节奏重音 | 第16-17页 |
(三)旋律特征 | 第17-19页 |
1.音阶式的旋律下行 | 第17-18页 |
2.复调手法的运用 | 第18页 |
3.方整型乐句和旋律的弱起 | 第18-19页 |
(四)和声色彩 | 第19-20页 |
三、演奏实践 | 第20-26页 |
(一)触键 | 第20-22页 |
1.连奏的触键 | 第20-21页 |
2.跳音的触键 | 第21-22页 |
(二)踏板的运用 | 第22-24页 |
1.同音踏板 | 第22-23页 |
2.柔音踏板 | 第23-24页 |
3.音后踏板 | 第24页 |
(三)力度与速度 | 第24-26页 |
1.力度的拿捏 | 第24-25页 |
2.速度的把控 | 第25-26页 |
四、音乐会的体会 | 第26-28页 |
(一)心理因素 | 第26页 |
(二)呼吸和情绪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附录 音乐会节目单 | 第32-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