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省广智义并购基金“上市公司+PE”模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第16-17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并购基金理论分析和“上市公司+PE”模式解析第18-27页
    2.1 并购基金概述第18-19页
        2.1.1 并购基金的基本概念第18页
        2.1.2 并购基金的特点分析第18-19页
        2.1.3 我国大力发展并购基金的意义第19页
    2.2 并购基金理论分析第19-20页
        2.2.1 协同效应理论第19页
        2.2.2 市场竞争理论第19-20页
        2.2.3 委托代理理论第20页
        2.2.4 价值低估理论第20页
    2.3 并购基金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发展现状分析第20-23页
        2.3.1 并购基金的发展历程第20-21页
        2.3.2 并购基金国内发展现状分析第21-23页
    2.4 并购基金“上市公司+PE”模式解析第23-27页
        2.4.1 “上市公司+PE”模式形式分类第23-24页
        2.4.2 上市公司与PE机构合作的动因分析第24-25页
        2.4.3 “上市公司+PE”模式的运作流程分析第25-27页
第3章 省广智义基金“上市公司+PE”模式案例分析第27-45页
    3.1 省广智义并购基金案例介绍第27-34页
        3.1.1 公司主要业务介绍第27-29页
        3.1.2 省广智义并购基金概览第29页
        3.1.3 并购案例概览第29-34页
    3.2 省广智义并购基金案例分析第34-45页
        3.2.1 省广股份并购背景分析第34-36页
        3.2.2 省广智义基金设立动因分析第36-37页
        3.2.3 基金具体运作分析第37-38页
        3.2.4 绩效分析第38-45页
第4章 省广智义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启示第45-50页
    4.1 省广智义“上市公司+PE”模式存在的问题第45-47页
        4.1.1 融资渠道有限第45页
        4.1.2 存在整合风险第45-46页
        4.1.3 专业人才缺乏第46页
        4.1.4 专业中介机构缺乏第46-47页
        4.1.5 退出渠道不顺畅第47页
    4.2 省广智义“上市公司+PE”模式的发展启示第47-50页
        4.2.1 并购基金的设立应围绕新兴产业布局第47页
        4.2.2 并购基金应创新投资模式第47-48页
        4.2.3 并购基金应降低双层委托代理风险第48-49页
        4.2.4 并购基金应设置业绩补偿条款第49-50页
第5章 对策建议第50-54页
    5.1 放开融资限制第50-51页
    5.2 提高团队的专业能力第51页
    5.3 发展专业的中介机构第51页
    5.4 开放并购基金退出渠道第51-52页
    5.5 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第52-54页
结论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允价值模式下A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风险披露影响IPO抑价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