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1.1 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1.1.2 学科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6页 |
1.3 文章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34页 |
2.1 居民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研究 | 第19-20页 |
2.1.1 城市居民健康信息获取行为 | 第19页 |
2.1.2 农村居民健康信息获取行为 | 第19-20页 |
2.2 社会关系情境中信息获取行为研究 | 第20-22页 |
2.2.1 信息获取行为理论研究 | 第20-21页 |
2.2.2 信息获取行为实践研究 | 第21-22页 |
2.3 健康信息获取社会合作行为研究 | 第22-27页 |
2.3.1 健康信息需求识别与表达 | 第22页 |
2.3.2 健康信息获取渠道选择与偏好 | 第22-23页 |
2.3.3 社会关系识别 | 第23-24页 |
2.3.4 社会关系交流形式的识别与表达 | 第24-26页 |
2.3.5 社会关系的利用行为 | 第26-27页 |
2.4 健康信息社会获取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第27-30页 |
2.4.1 自变量与因变量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2.4.2 协变量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2.4.3 中介变量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2.5 健康信息社会获取行为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2.6 相关研究工作小结 | 第31-34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34-50页 |
3.1 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34-35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3.1.2 研究问题 | 第34页 |
3.1.3 研究目标 | 第34-35页 |
3.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35-37页 |
3.2.1 研究内容 | 第35页 |
3.2.2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3.2.3 研究思路 | 第36-37页 |
3.3 研究模型框架 | 第37-50页 |
3.3.1 理论基础 | 第37-47页 |
3.3.2 研究模型框架 | 第47-50页 |
第4章 农村常住老年居民的调查表设计 | 第50-74页 |
4.1 构建农村常住老年居民健康信息获取社会合作的初始影响因素模型 | 第50-60页 |
4.1.1 案例访谈提取影响因素 | 第50-56页 |
4.1.2 文献提取影响因素 | 第56-59页 |
4.1.3 构建初始影响因素模型 | 第59-60页 |
4.2 简化农村常住老年居民的健康信息主题和社会关系类型 | 第60-62页 |
4.3 农村常住老年居民的调查表构成及题项设计 | 第62-68页 |
4.4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 | 第68-69页 |
4.5 预调研 | 第69-73页 |
4.5.1 调查表结构和问项设计与表达 | 第69页 |
4.5.2 净化量表项目 | 第69-73页 |
4.6 农村常住老年居民健康信息获取社会合作的特征研究假设 | 第73-74页 |
第5章 农村常住老年居民的健康信息获取社会合作特征 | 第74-90页 |
5.1 数据获取方式及过程 | 第74页 |
5.2 研究对象的个体背景特征描述 | 第74-75页 |
5.3 农村常住老年居民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社会合作特征 | 第75-77页 |
5.3.1 健康信息主题选择偏好 | 第75页 |
5.3.2 健康信息社会获取中社会关系重要性排序 | 第75-76页 |
5.3.3 社会合作交流途径方式 | 第76页 |
5.3.4 健康信息社会合作满意度 | 第76-77页 |
5.4 农村常住老年居民健康信息获取中社会合作行为的差异分析 | 第77-89页 |
5.4.1 性别差异与社会合作获取健康信息主题量的差异分析 | 第77-78页 |
5.4.2 配偶是否在世与社会合作获取健康信息主题量的差异分析 | 第78-79页 |
5.4.3 自己或家人是否得过重病与社会合作获取健康信息主题量的差异分析 | 第79-81页 |
5.4.4 身份对健康信息获取社会合作交流方式的交叉分析 | 第81-83页 |
5.4.5 身份对社会合作获取的健康信息主题差异分析 | 第83-85页 |
5.4.6 健康信息主题与社会关系的相关分析 | 第85-88页 |
5.4.7 小结 | 第88-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农村常住老年居民健康信息获取的社会合作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第90-106页 |
6.1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90页 |
6.1.1 信度分析 | 第90页 |
6.1.2 效度分析 | 第90页 |
6.2 农村常住老年居民的健康信息获取社会合作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构建 | 第90-95页 |
6.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90-94页 |
6.2.2 信度分析 | 第94页 |
6.2.3 模型修改与研究假设 | 第94-95页 |
6.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修正 | 第95-99页 |
6.3.1 AMOS初始模型构建 | 第95-96页 |
6.3.2 模型检验与修正 | 第96-99页 |
6.4 模型确立与假设检验 | 第99-104页 |
6.4.1 模型假设检验 | 第99-102页 |
6.4.2 健康信息获取社会合作的影响因素作用强度分析 | 第102-103页 |
6.4.3 模型确立与解释 | 第103-10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106-114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106-111页 |
7.1.1 农村常住老年居民的健康信息获取社会合作特征差异 | 第106-107页 |
7.1.2 农村常住老年居民的健康信息获取社会合作机制 | 第107-111页 |
7.2 启示与建议 | 第111-112页 |
7.2.1 医疗保健措施建议 | 第111-112页 |
7.2.2 村居委会服务措施建议 | 第112页 |
7.2.3 宗教组织措施建议 | 第112页 |
7.3 研究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7.4 研究不足 | 第113页 |
7.5 研究展望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2页 |
附录 | 第122-142页 |
附录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2-125页 |
1.1 农村常住老年居民 | 第122页 |
1.2 健康信息 | 第122-123页 |
1.3 社会合作 | 第123-125页 |
附录2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第125-128页 |
2.1 访谈邀请函 | 第125-126页 |
2.2 知情同意书 | 第126-127页 |
2.3 前期访谈大纲 | 第127-128页 |
附录3 访谈样本原始数据样稿 | 第128-132页 |
附录4 前期调研调查表 | 第132-134页 |
附录5 正式调查表 | 第134-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