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方法在边坡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及成果 | 第13-15页 |
第2章 边坡工程地质勘探及稳定性分析 | 第15-27页 |
2.1 边坡分类概述 | 第15-17页 |
2.1.1 按边坡成因分类 | 第15页 |
2.1.2 按物质组成分类 | 第15-16页 |
2.1.3 按边坡结构特征分类 | 第16-17页 |
2.1.4 按边坡变形机制分类 | 第17页 |
2.2 边坡岩土体的导电性 | 第17-21页 |
2.2.1 与其成分和结构的关系 | 第17-18页 |
2.2.2 与层理的关系 | 第18-19页 |
2.2.3 与其含水性的关系 | 第19-20页 |
2.2.4 与温度的关系 | 第20页 |
2.2.5 与岩性的关系 | 第20-21页 |
2.3 工程地质勘探 | 第21-23页 |
2.3.1 勘探布置的一般原则 | 第21-22页 |
2.3.2 工程地球物理勘探 | 第22-23页 |
2.4 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第23-26页 |
2.4.1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第24页 |
2.4.2 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边坡数值计算分析及软件 | 第27-35页 |
3.1 有限元单元法及ANSYS软件 | 第27-30页 |
3.1.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3.1.2 有限元法分析边坡稳定性 | 第28-29页 |
3.1.3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 第29-30页 |
3.2 拉格朗日法及FLAC3D软件 | 第30-34页 |
3.2.1 拉格朗日方法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3.2.2 有限差分法分析边坡稳定性 | 第32-33页 |
3.2.3 有限差分法分析软件——FLAC3D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高密度电法的基本理论 | 第35-46页 |
4.1 高密度电法与常规电阻率法的区别 | 第35-36页 |
4.2 高密度电阻率法基本原理 | 第36-39页 |
4.3 常用电极装置的对比分析 | 第39-44页 |
4.4 高密度电法的参数选择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工程应用效果实例 | 第46-70页 |
5.1 研究区域工程地质特征 | 第46-48页 |
5.1.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46页 |
5.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46-48页 |
5.1.3 地质构造及地震效应 | 第48页 |
5.2 高密度电法勘探成果 | 第48-58页 |
5.2.1 高密度电法的适用性 | 第48-49页 |
5.2.2 数据采集处理工作 | 第49-52页 |
5.2.3 勘探成果分析 | 第52-58页 |
5.3 工程地质数值模拟 | 第58-69页 |
5.3.1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58-61页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1-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