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1-13页 |
一、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的基本理论 | 第13-20页 |
(一)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的评价 | 第14-18页 |
1.行为性救济的优点 | 第15-16页 |
2.行为性救济的缺点 | 第16-18页 |
(三)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的适用顺序 | 第18-20页 |
1.结构性救济优先的观点 | 第18页 |
2.行为性救济优先的观点 | 第18-19页 |
3.无固定顺序的观点 | 第19-20页 |
二、国外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制度借鉴 | 第20-31页 |
(一)美国 | 第20-26页 |
1.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的典型形式 | 第20-22页 |
2.选择救济措施时的考虑因素 | 第22-23页 |
3.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的保障实施机制 | 第23-26页 |
(二)欧盟 | 第26-29页 |
1.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的典型形式 | 第26-27页 |
2.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的保障实施机制 | 第27-29页 |
(三)小结 | 第29-31页 |
三、我国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43页 |
(一)我国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制度的现状 | 第31-41页 |
1.立法现状 | 第31-33页 |
2.适用现状 | 第33-41页 |
(二)我国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1.选择适用行为性救济的依据不明确 | 第41页 |
2.行为性救济的形式不明确 | 第41-42页 |
3.未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 第42页 |
4.缺乏快速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 | 第42页 |
5.对行为性救济的变动机制不够重视 | 第42-43页 |
四、对我国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的法律完善建议 | 第43-51页 |
(一)明确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适用的考量因素 | 第43-45页 |
1.国情因素 | 第43-44页 |
2.经营者集中的类型 | 第44页 |
3.经营者所属产业类型 | 第44-45页 |
(二)细化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的具体形式 | 第45-46页 |
(三)建立完善的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运行监督机制 | 第46-49页 |
1.改进监督受托人制度 | 第46-47页 |
2.建立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共同合作的监督机制 | 第47-48页 |
3.调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 | 第48-49页 |
(四)积极探索快速有效的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执行争议解决机制 | 第49-50页 |
(五)完善经营者集中行为性救济变动的复审机制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