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染色质重塑复合体SWR1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40页
    1.1 表观遗传学概述第15-16页
    1.2 表观遗传学的分子机制第16-33页
        1.2.1 染色质是表观遗传学的基础第16-17页
        1.2.2 DNA甲基化第17-24页
        1.2.3 组蛋白的表观遗传学修饰第24-28页
        1.2.4 非编码RNA第28-29页
        1.2.5 染色质重塑的分子机制第29-33页
    1.3 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RNA可变剪切第33-35页
    1.4 水稻抽穗期研究进展第35-39页
        1.4.1 短日条件促进水稻抽穗的分子机制第37-38页
        1.4.2 长日条件抑制水稻开花的分子机制第38-39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9-4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40-51页
    2.1 试验材料第40-43页
        2.1.1 水稻材料和拟南芥材料第40页
        2.1.2 载体构建所用菌株第40页
        2.1.3 载体构建所用双元载体质粒第40-42页
        2.1.4 实验中所用试剂第42页
        2.1.5 实验仪器第42-43页
    2.2 试验方法第43-51页
        2.2.0 水稻中SWR1复合体同源基因序列比对第43页
        2.2.1 不同品种粳稻间SWR1基因结构域比对第43-44页
        2.2.2 目标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模式第44-45页
        2.2.3 水稻SWR1复合体同源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基因型鉴定第45-46页
        2.2.4 载体构建第46-47页
        2.2.5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47-48页
        2.2.6 水稻转基因材料T_1代RNA水平检测第48-49页
        2.2.7 转基因水稻T_2代分离鉴定第49页
        2.2.8 目标基因GUS染色检测第49-50页
        2.2.9 目标基因亚细胞定位检测第50页
        2.2.10 水稻转基因后代中开花相关基因检测第50-5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1-70页
    3.1 水稻中SWR1复合体的同源基因第51-55页
        3.1.1 不同物种间SWR1复合体基因的进化树分析第51-52页
        3.1.2 水稻中SWR1复合体基因的序列及结构域分析第52-55页
    3.2 水稻中SWR1复合体基因遗传转化第55-58页
        3.2.1 片段的PCR扩增第55-56页
        3.2.2 连接T-载体并测序第56-57页
        3.2.3 连接双元载体并鉴定第57-58页
    3.3 水稻遗传转化材料的检测第58-61页
        3.3.1 T_1代转基因植株的表达量检测第58-59页
        3.3.2 T_2代转基因植株的阳性苗筛选第59-60页
        3.3.3 突变体材料的鉴定第60-61页
    3.4 水稻中SRW1成员基因的功能分析第61-70页
        3.4.1 水稻中SWR1表达模式分析第61-62页
        3.4.2 SWR1成员基因的GUS染色分析第62-63页
        3.4.3 SWR1组成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第63-64页
        3.4.4 转基因水稻植株中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的表达第64-70页
第四章 讨论第70-73页
    4.1 SWR1染色质重塑复合体在不同物种中功能保守第70页
    4.2 SWR1染色质重塑复合体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第70-71页
    4.3 水稻抽穗期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第71-72页
    4.4 SWR1染色质重塑复合体参与水稻开花时间的调控第72-73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73-74页
    5.1 结论第73页
    5.2 创新点第73-74页
附录1: PROTOCOLS第74-82页
附录2: 实验中所用到的引物序列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7页
致谢第97-98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甜叶菊叶片转录组分析和对水杨酸信号响应机制研究
下一篇:白蜡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