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超超临界耐热钢G115中Cu的跨尺度表征及其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2页
    1.1 引言第12-14页
    1.2 9-12%Cr马氏体耐热钢的发展历程第14-16页
    1.3 9-12%Cr马氏体耐热钢的强化机理第16-19页
        1.3.1 固溶强化第16页
        1.3.2 析出强化第16-17页
        1.3.3 位错强化第17-18页
        1.3.4 晶界及亚晶界强化第18-19页
    1.4 G115钢的成分设计第19-20页
    1.5 Cu在钢中的作用第20-27页
        1.5.1 Cu在耐候钢中的作用第20-22页
        1.5.2 Cu在高强度低合金钢中的作用第22-24页
        1.5.3 Cu在抗菌不锈钢中的作用第24-25页
        1.5.4 Cu在耐热钢中的作用第25-27页
    1.6 Cu的表征手段第27-36页
        1.6.1 现代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7-31页
        1.6.2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第31-34页
        1.6.3 小角中子散射技术第34-35页
        1.6.4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第35-36页
    1.7 材料基因组计划简介第36-38页
    1.8 高通量统计映射表征技术第38-39页
    1.9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39-42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方法及设备第42-50页
    2.1 实验材料第42页
    2.2 实验方法及设备第42-47页
        2.2.1 理论计算第42-43页
        2.2.2 热处理及等温时效实验第43页
        2.2.3 成分分布分析第43-44页
        2.2.4 组织结构表征第44-46页
        2.2.5 性能测试第46-47页
        2.2.6 其它试验方法第47页
    2.3 本章小结第47-50页
第三章 G115钢中Cu的跨尺度筛查表征第50-72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51-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69页
        3.3.1 G115钢中Cu的跨尺度筛查表征第52-60页
        3.3.2 G115钢中Cu的分布状态第60-66页
        3.3.3 G115钢中Cu的跨尺度映射模型第66-69页
    3.4 本章小结第69-72页
第四章 基于Thermo-Calc的Cu含量影响规律理论计算第72-84页
    4.1 引言第72-73页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7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3-83页
        4.3.1 不同Cu含量G115钢平衡相图及相组成第73-79页
        4.3.2 Cu含量对G115钢中α→γ基体相变的影响规律第79-80页
        4.3.3 Cu含量对G115钢中析出相的影响规律第80-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不同Cu含量G115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第84-106页
    5.1 引言第84页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84-8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5-105页
        5.3.1 不同Cu含量G115钢相变点测试第85-91页
        5.3.2 不同Cu含量G115钢热处理工艺优化第91-101页
        5.3.3 G115钢热处理过程中Cu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相关性第101-105页
    5.4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六章 时效过程中Cu的析出行为及其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相关性研究第106-130页
    6.1 引言第106页
    6.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106-10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7-128页
        6.3.1 时效过程中Cu的演变趋势第107-108页
        6.3.2 不同Cu含量G115钢中Cu的析出行为第108-122页
        6.3.3 G115钢时效过程中Cu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相关性研究第122-128页
    6.4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130-132页
创新点第132-134页
展望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性铜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下一篇: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肥大细胞-5-HT通路及离子转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