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砰击载荷的理论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砰击载荷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首部砰击与尾部砰击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4 砰击载荷作用下结构动响应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超大型集装箱船运动特性研究 | 第16-47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基于三维频域线性势流理论的相对运动预报方法 | 第16-22页 |
2.2.1 基本假定与坐标系选取 | 第16-17页 |
2.2.2 入射波的描述 | 第17-18页 |
2.2.3 流场速度势的分解及其定解条件 | 第18-19页 |
2.2.4 运动方程的建立与相对运动的求解 | 第19-21页 |
2.2.5 相对波面运动的长短期预报 | 第21-22页 |
2.3 不同船长条件下的运动特性研究 | 第22-35页 |
2.3.1 规则波响应计算 | 第22页 |
2.3.2 计算工况和水动力模型的确定 | 第22-23页 |
2.3.3 环境参数的选取 | 第23-24页 |
2.3.4 规则波计算结果及对比 | 第24-32页 |
2.3.5 长期值计算与分析 | 第32-35页 |
2.4 不同装载工况条件下的运动特性研究 | 第35-45页 |
2.4.1 规则波计算结果及对比 | 第35-43页 |
2.4.2 长期值计算与分析 | 第43-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砰击载荷的仿真研究 | 第47-67页 |
3.1 概述 | 第47页 |
3.2 Ls-Dyna简介 | 第47-51页 |
3.2.1 计算流程 | 第47-48页 |
3.2.2 理论基础 | 第48-51页 |
3.3 数值仿真方法验证 | 第51-55页 |
3.3.1 有限元模型 | 第51-53页 |
3.3.2 数值结果及分析 | 第53-55页 |
3.4 首部砰击载荷特性研究 | 第55-60页 |
3.4.1 首部砰击发生的条件 | 第55页 |
3.4.2 外飘砰击载荷特性研究 | 第55-60页 |
3.5 尾部砰击载荷特性研究 | 第60-66页 |
3.5.1 尾部砰击发生的条件 | 第60-61页 |
3.5.2 尾部砰击载荷特性研究 | 第61-6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实船砰击载荷计算及动力响应分析 | 第67-82页 |
4.1 概述 | 第67页 |
4.2 首尾砰击载荷的预报 | 第67-69页 |
4.2.1 计算剖面的选取 | 第67-68页 |
4.2.2 砰击速度的设计值 | 第68-69页 |
4.2.3 砰击载荷的设计值 | 第69页 |
4.3 实船砰击载荷数值预报 | 第69-73页 |
4.3.1 船型基本参数 | 第69-70页 |
4.3.2 计算剖面的选取 | 第70页 |
4.3.3 砰击速度的设计值 | 第70-71页 |
4.3.4 砰击载荷的预报 | 第71-73页 |
4.4 动力响应分析 | 第73-74页 |
4.4.1 基本运动方程 | 第73-74页 |
4.4.2 直接瞬态响应分析中的阻尼 | 第74页 |
4.4.3 直接瞬态响应分析流程 | 第74页 |
4.5 实船动力响应分析 | 第74-80页 |
4.5.1 有限元模型 | 第74-75页 |
4.5.2 设计砰击载荷以及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75-76页 |
4.5.3 首部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76-78页 |
4.5.4 尾部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78-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