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三甲基硅烷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9-20页 |
1.2.1 基于经典的偶联反应合成三甲基硅烷化合物 | 第10-14页 |
1.2.2 基于氧化偶联合成三甲基硅烷化合物 | 第14-18页 |
1.2.3 基于不饱和化合物的加成合成三甲基硅烷化合物 | 第18-20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钯催化N-(2-卤苯基)甲基丙烯酰胺与六甲基二硅烷的单硅化反应研究 | 第22-42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2.1.1 试剂 | 第22-23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1.3 典型的实验操作 | 第23-24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4-33页 |
2.2.1 条件优化 | 第24-27页 |
2.2.2 底物适用性范围的研究 | 第27-32页 |
2.2.3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32-33页 |
2.3 结论 | 第33页 |
2.4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33-42页 |
2.4.1 核磁数据 | 第33-40页 |
2.4.2 2-2k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CCDC:1822232)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钯催化N-(2-卤芳基)-2-苯基丙烯酰胺与六甲基二硅烷的双硅化反应研究 | 第42-71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3.1.1 试剂 | 第42-43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3.1.3 典型的实验操作 | 第43-4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6-56页 |
3.2.1 条件优化 | 第46-50页 |
3.2.2 底物适用性范围的研究 | 第50-55页 |
3.2.3 应用研究 | 第55页 |
3.2.4 控制实验 | 第55-56页 |
3.2.5 机理研究 | 第56页 |
3.3 总结 | 第56-57页 |
3.4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57-71页 |
3.4.1 核磁数据 | 第57-69页 |
3.4.2 3-4a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CCDC:1822233)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A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第77-86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