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 第13-14页 |
·一般分析框架 | 第14-16页 |
2 美国知识产权许可反垄断指南研究 | 第16-34页 |
·美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背景 | 第16-21页 |
·美国知识产权的迅猛发展 | 第16-18页 |
·反垄断法执法大量运用于知识产权领域 | 第18-19页 |
·知识产权反垄断放松规制 | 第19页 |
·对知识产权滥用原则的重新流行 | 第19-20页 |
·知识产权滥用原则重新受到抑制 | 第20-21页 |
·经济理论对美国立法的影响 | 第21-24页 |
·古典经济学的自由经济对美国立法态度的影响 | 第21-22页 |
·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影响 | 第22页 |
·芝加哥学派的影响 | 第22-23页 |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及影响 | 第23-24页 |
·美国《指南》研究 | 第24-34页 |
·美国《指南》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关系的解释 | 第25页 |
·美国《指南》的三个一般原则 | 第25-26页 |
·知识产权反垄断问题分析模式 | 第26-29页 |
·"合理原则"的一般原则 | 第29-31页 |
·典型许可限制一般原则的适用 | 第31-34页 |
3 欧盟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研究 | 第34-50页 |
·欧盟反垄断立法背景 | 第34-42页 |
·欧盟专利法的起源 | 第34-35页 |
·欧盟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政策发展历程 | 第35-42页 |
·欧盟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指南 | 第42-50页 |
·欧盟《指南》的适用范围与执法原则 | 第42页 |
·欧盟《指南》的一般原则 | 第42-45页 |
·整批豁免规则的适用 | 第45-46页 |
·整批豁免规则之外的第81(1)款和第81(3)款的适用 | 第46-50页 |
4 欧盟《指南》与美国《指南》的比较 | 第50-56页 |
·趋同性 | 第50-52页 |
·知识产权反垄断的目标 | 第50-51页 |
·分析方法的趋同性 | 第51-52页 |
·存在的差异 | 第52-56页 |
·执法目标的差异 | 第52-53页 |
·欧盟《指南》与美国《指南》性质与适用范围的差异 | 第53页 |
·欧盟《指南》与美国《指南》结构的差异 | 第53-54页 |
·对于限制的严格程度 | 第54页 |
·灵活性与动态性 | 第54-56页 |
5 中国知识产权反垄断指南探讨 | 第56-59页 |
·中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现状分析 | 第56页 |
·美国《指南》和欧盟《指南》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56-57页 |
·中国知识产权反垄断指南探讨 | 第57-59页 |
6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