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基于压缩感知的交通标志识别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交通标志识别现状第9-12页
        1.2.1 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识别方法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2-15页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德国交通标志数据库预处理第15-24页
    2.1 德国交通标志数据库(GTSRB)介绍第15页
    2.2 图像灰度化第15-16页
    2.3 图像的尺寸归一化第16-19页
    2.4 图像增强第19-23页
        2.4.1 线性变换第19-20页
        2.4.2 非线性变换第20-21页
        2.4.3 直方图均衡化第21-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压缩感知算法的实际应用第24-37页
    3.1 压缩感知理论第24-26页
    3.2 压缩感知在交通标志识别中的应用第26-33页
        3.2.1 交通标志的稀疏表示第26-30页
        3.2.2 测量矩阵的设计第30-31页
        3.2.3 MP和OMP算法仿真比较第31-33页
    3.3 交通标志图像的重建及结果分析第33-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基于稀疏表示的交通标志识别第37-47页
    4.1 目前常用的交通识别方法第37-38页
    4.2 基于稀疏表示的交通标志分类第38-42页
        4.2.1 基于稀疏表示的识别框架第38-40页
        4.2.2 交通标志的识别结果分析第40-42页
    4.3 OMP算法稀疏度的确定第42-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基于局部字典的两阶段稀疏表示算法第47-56页
    5.1 基于两阶段的稀疏表示算法第47-51页
        5.1.1 实验结果分析第48-50页
        5.1.2 基于两阶段的稀疏表示算法的不足之处第50-51页
    5.2 基于局部字典的两阶段稀疏表示算法第51-55页
        5.2.1 顺序拆分冗余字典第51页
        5.2.2 平均拆分冗余字典第51-52页
        5.2.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改进第52页
        5.2.4 实验结果分析第52-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联网环境下自动交叉口车辆协同驾驶研究
下一篇:地理环境中电磁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与插值算法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