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分类及经济价值 | 第11-12页 |
1.1 紫菜的分类及其经济价值 | 第11页 |
1.2 红毛菜的分类及其经济价值 | 第11-12页 |
2 生活史 | 第12-14页 |
2.1 紫菜生活史 | 第12-13页 |
2.2 红毛菜生活史 | 第13-14页 |
3 红毛菜科藻类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3.1 紫菜的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3.2 红毛菜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4 红毛菜科海藻养殖现状 | 第16-17页 |
4.1 紫菜养殖现状 | 第16页 |
4.2 红毛菜养殖现状 | 第16-17页 |
5 植物质膜H~+-ATPase及其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6 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黄优1号”条斑紫菜新品系的生化组分分析 | 第19-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1.1 材料 | 第19-20页 |
1.2 方法 | 第20-21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3 讨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黄优1号”条斑紫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5-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1.1 材料 | 第25-26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1.3 数据统计和处理 | 第29页 |
2 结果 | 第29-33页 |
2.1 rbcL和COⅠ基因扩增实验 | 第29页 |
2.2 AFLP分子标记实验 | 第29-33页 |
3 讨论 | 第33-36页 |
第四章 红毛菜质膜H~+-ATPase基因(PMHA1)的克隆及蛋白结构分析 | 第36-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1.1 材料 | 第36页 |
1.2 方法 | 第36-38页 |
1.2.1 总RNA提取实验 | 第36页 |
1.2.2 5’RACE实验 | 第36-37页 |
1.2.3 3’RACE实验 | 第37-38页 |
1.2.4 测序 | 第38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1.3.1 蛋白质组分分析 | 第38页 |
1.3.2 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 | 第38页 |
1.3.3 蛋白三维结构的预测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2.1 RACEPCR电泳结果及ORF识别 | 第38-40页 |
2.2 蛋白序列组分与理化性质分析及功能位点预测 | 第40-43页 |
2.3 同源建模和蛋白质三级结构 | 第43-44页 |
2.4 进化树构建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低盐胁迫对红毛菜质膜H~+-ATPase基因PMHA1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7-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1.1 材料 | 第47页 |
1.2 方法 | 第47-49页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9页 |
2 结果 | 第49-51页 |
2.1 总RNA提取 | 第49页 |
2.2 低盐胁迫对红毛菜质膜H~+-ATPase基因PMHA1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9-51页 |
3 讨论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