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木126区块开发地质特征及提高水驱开发效果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木126区块地层格架细分 | 第11-19页 |
1.1 前期地层格架划分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1.2 木126区块地层格架细分原则及方法 | 第11-15页 |
1.3 木126区块地层格架细分结果 | 第15-19页 |
第二章 木126区块构造再落实研究 | 第19-21页 |
2.1 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19页 |
2.2 木126区块扶余油层总体构造特征 | 第19页 |
2.3 细化前期断裂系统认识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单砂体类型分析 | 第21-30页 |
3.1 小层砂体分布特征 | 第21-24页 |
3.2 三角洲体系沉积要素分析 | 第24-27页 |
3.3 三角洲体系 | 第27-28页 |
3.4 沉积微相及单砂体类型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储层参数测井精细二次解释研究 | 第30-41页 |
4.1 测井资料概况 | 第30页 |
4.2 测井系列对比 | 第30-34页 |
4.3 测井曲线标准化 | 第34-35页 |
4.4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4.5 测井解释结果 | 第37-41页 |
第五章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 第41-57页 |
5.1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 第41-42页 |
5.2 开发效果分析 | 第42-46页 |
5.3 油藏开采特征 | 第46-57页 |
第六章 油井产能影响因素及层位动用状况评价 | 第57-67页 |
6.1 静态注采井网与油井产能 | 第57-58页 |
6.2 油井产能分类及影响因素 | 第58-65页 |
6.3 层位动用状况评价 | 第65-67页 |
第七章 油藏开发矛盾、潜力状况及调整对策建议 | 第67-78页 |
7.1 油藏水驱潜力分析 | 第67-74页 |
7.2 改善水驱技术对策 | 第74-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