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智能电网中基于一致性的分布式能量管理和优化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2页
    1.1 研究背景第18-20页
        1.1.1 智能电网简介第18-19页
        1.1.2 智能电网中的能量管理第19-20页
    1.2 研究现状第20-28页
        1.2.1 集中式能量管理第22-23页
        1.2.2 分布式能量管理第23-26页
        1.2.3 安全的能量管理第26-27页
        1.2.4 保隐私能量管理第27-28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28-32页
        1.3.1 研究思路第29-30页
        1.3.2 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一致性和分布式优化理论基础第32-38页
    2.1 一致性第32-34页
    2.2 分布式优化第34-36页
    2.3 衡量指标第36-38页
第三章 考虑传输损耗的分布式能量管理第38-62页
    3.1 引言第38-40页
    3.2 问题建模第40-43页
        3.2.1 网络模型第40页
        3.2.2 利润模型第40-42页
        3.2.3 问题描述第42-43页
    3.3 基于一致性分布式求解算法第43-47页
        3.3.1 问题转化第43页
        3.3.2 充分性条件第43-45页
        3.3.3 CEMA算法第45-47页
    3.4 算法性能分析第47-52页
        3.4.1 收敛性分析第47-51页
        3.4.2 最优性分析第51-52页
    3.5 仿真评估第52-60页
        3.5.1 场景描述第52页
        3.5.2 收敛性和最优性第52-57页
        3.5.3 不同学习增益参数设置第57页
        3.5.4 不同有向通信拓扑第57页
        3.5.5 传输损耗影响第57-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延时网络中的分布式经济调度第62-82页
    4.1 引言第62-65页
    4.2 问题建模第65-67页
        4.2.1 网络模型第65页
        4.2.2 问题描述第65-67页
    4.3 收敛性分析第67-74页
        4.3.1 系统动态描述第67-69页
        4.3.2 稳定性分析第69-72页
        4.3.3 学习增益参数上界第72-74页
    4.4 最优性分析第74-77页
        4.4.1 统一固定延时情况第75-76页
        4.4.2 非统一固定延时情况第76-77页
    4.5 仿真评估第77-80页
        4.5.1 统一固定延时情况第77-79页
        4.5.2 非统一固定延时情况第79-80页
    4.6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分布式能量管理安全第82-134页
    5.1 引言第82-86页
    5.2 问题建模第86-88页
    5.3 隐蔽攻击下经济调度性能分析第88-97页
        5.3.1 针对广播信息错误数据注入第88-94页
        5.3.2 针对成本函数参数的错误数据注入第94-97页
    5.4 安全一致性算法设计第97-109页
        5.4.1 MRCA算法第100-104页
        5.4.2 算法性能分析第104-109页
    5.5 安全分布式优化算法设计第109-121页
        5.5.1 RDO-T算法第112页
        5.5.2 算法性能分析第112-121页
    5.6 仿真评估第121-132页
        5.6.1 隐蔽攻击性能验证第121-125页
        5.6.2 MRCA算法性能验证第125-129页
        5.6.3 RDO-T算法性能验证第129-132页
    5.7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第六章 分布式能量管理隐私保护第134-162页
    6.1 引言第134-136页
    6.2 问题建模第136-137页
        6.2.1 基于一致性的能量管理算法第136-137页
        6.2.2 问题描述第137页
    6.3 隐私泄露分析第137-140页
    6.4 算法设计第140-145页
        6.4.1 两种加噪方法第140-141页
        6.4.2 SFPA算法第141-143页
        6.4.3 PEMA算法第143-145页
    6.5 算法性能分析第145-156页
        6.5.1 SFPA算法性能分析第145-149页
        6.5.2 PEMA算法性能分析第149-156页
    6.6 仿真评估第156-158页
        6.6.1 SFPA算法性能验证第156-157页
        6.6.2 PEMA算法性能验证第157-158页
    6.7 本章小结第158-16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62-166页
    7.1 全文总结第162-164页
    7.2 研究展望第164-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8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80-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典型草原氮素转化的微生物驱动机理研究
下一篇:钙钛矿晶体质量与光伏电池性能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