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缩略词 | 第15-16页 |
综述一 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 第16-35页 |
1 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 第17-19页 |
2 脊髓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 | 第19-20页 |
3 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 | 第20-23页 |
4 凋亡与脊髓损伤 | 第23-24页 |
5 Caspase与脊髓损伤 | 第24-27页 |
6 总结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综述二 从督论治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 第35-52页 |
1 脊髓与督脉 | 第36-37页 |
2 脊髓损伤与督脉瘀阻的理论依据 | 第37-39页 |
3 脊髓损伤与督脉瘀阻的病理依据 | 第39-40页 |
4 从督论治脊髓损伤的理论依据 | 第40-41页 |
5 从督论治脊髓损伤的病理依据 | 第41-43页 |
6 总结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综述三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52-58页 |
1 急性SCI动物模型种类及优缺点 | 第52-53页 |
2 慢性SCI动物模型种类及优缺点 | 第53-54页 |
3 总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实验一 球囊导管法构建不同程度督脉瘀阻型上颈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 | 第58-80页 |
引言 | 第58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58-60页 |
2 方法 | 第60-65页 |
3 结果 | 第65-70页 |
4 讨论 | 第70-74页 |
5 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实验二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上颈脊髓损伤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 | 第80-98页 |
引言 | 第80-8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81-83页 |
2 方法 | 第83-88页 |
3 结果 | 第88-90页 |
4 讨论 | 第90-92页 |
5 小结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实验三 补阳还五汤对督脉瘀阻型上颈脊髓损伤大鼠血小板活化因子影响的研究 | 第98-112页 |
引言 | 第98-99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99-100页 |
2 方法 | 第100-103页 |
3 结果 | 第103-105页 |
4 讨论 | 第105-107页 |
5 小结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结语 | 第112-115页 |
1 总结 | 第112-113页 |
2 创新点 | 第113页 |
3 研究的不足 | 第113-115页 |
附录 | 第115-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个人简历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