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西部地区扶贫移民适应期的贫困测度与政策建议--基于贵州省的调研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2.2 理论意义第12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2-14页
        1.3.1 基本思路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14-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研究总体框架第14-15页
    1.5 可能的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西部地区扶贫移民适应期的贫困测度文献述评第17-25页
    2.1 扶贫移民相关研究述评第17-21页
        2.1.1 扶贫移民概念的相关研究第17页
        2.1.2 扶贫移民的安置模式相关研究第17-18页
        2.1.3 扶贫移民的正反面效益评价相关研究第18-19页
        2.1.4 扶贫移民的适应期相关研究第19-20页
        2.1.5 扶贫移民反贫困政策相关研究第20-21页
    2.2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研究述评第21-23页
        2.2.1 国外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相关研究第21-22页
        2.2.2 国内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相关研究第22-23页
    2.3 本文的视角第23-25页
第三章 西部地区扶贫移民适应期的贫困现状分析第25-33页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5-26页
        3.1.1 扶贫移民的概念及内涵第25页
        3.1.2 扶贫移民适应期的概念及内涵第25-26页
    3.2 西部地区扶贫移民适应期的特征分析第26-28页
        3.2.1 移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收入下降第26-27页
        3.2.2 移民社交网络受损,难以融入新环境第27-28页
        3.2.3 后续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移民增收困难第28页
    3.3 西部地区扶贫移民适应期贫困的形成原因分析第28-33页
        3.3.1 内部原因第29-30页
        3.3.2 外部原因第30-33页
第四章 西部地区扶贫移民适应期贫困测度模型的构建第33-41页
    4.1 A-F多维贫困测度结果的影响因素解释第33-34页
    4.2 指标和维度的选取第34-35页
    4.3 指标权重的赋值第35-38页
    4.4 A-F多维贫困测度模型的测度步骤第38-41页
第五章 西部地区扶贫移民适应期的实证研究-基于贵州的调研数据第41-49页
    5.1 数据来源第41页
    5.2 各维度贫困的统计描述第41-43页
    5.3 多维贫困指数测算第43-45页
    5.4 多维贫困指数的分解第45-49页
第六章 西部地区扶贫移民适应期的反贫困政策建议第49-51页
    6.1 更新移民观念,改变移民思路第49页
    6.2 强化移民技能培训,加强产业建设第49-50页
    6.3 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实现安置区的市场化第50页
    6.4 建立移民互助组织,帮助移民实现社会融入第50-51页
第七章 结论及下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1-53页
    7.1 基本结论第51-52页
    7.2 下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以四川省X县为例
下一篇:职业教育参与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与路径研究--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