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流泵叶轮与空间导叶的协同优化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3 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4-17页 |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 2 斜流泵叶轮与空间导叶协同设计理论 | 第17-25页 |
| 2.1 斜流泵叶轮设计理论 | 第17-19页 |
| 2.1.1 叶轮基本参数确定 | 第17-18页 |
| 2.1.2 叶轮轴面图尺寸确定 | 第18-19页 |
| 2.1.3 叶轮进出口角确定 | 第19页 |
| 2.2 斜流泵空间导叶设计理论 | 第19-21页 |
| 2.2.1 空间导叶设计原则 | 第19页 |
| 2.2.2 轴面投影确定和分流线设计 | 第19-20页 |
| 2.2.3 空间导叶进出口安放角的确定 | 第20-21页 |
| 2.3 叶轮与空间导叶的协同设计 | 第21-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斜流泵叶轮与空间导叶数值模拟方法及分析 | 第25-41页 |
| 3.1 斜流泵模型的建立及前处理 | 第25-26页 |
| 3.2 数值模拟分析法 | 第26-28页 |
| 3.3 不同叶轮包角数值模拟分析 | 第28-34页 |
| 3.3.1 数值计算的设置 | 第29-31页 |
| 3.3.2 不同叶轮包角计算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 3.4 不同空间导叶包角数值模拟分析 | 第34-39页 |
| 3.4.1 数值计算的设置 | 第34-36页 |
| 3.4.2 不同空间导叶包角计算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4 斜流泵叶轮与空间导叶包角协同设计及分析 | 第41-54页 |
| 4.1 包角匹配方案的确定 | 第41-43页 |
| 4.2 数值模拟分析设置 | 第43-45页 |
| 4.3 匹配方案的数值结果分析 | 第45-52页 |
| 4.3.1 斜流泵外特性曲线分析 | 第45-48页 |
| 4.3.2 斜流泵叶轮内部流场分析 | 第48-50页 |
| 4.3.3 斜流泵空间导叶内部流场分析 | 第50-5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5 斜流泵叶轮与空间导叶包角协同设计的空化影响 | 第54-65页 |
| 5.1 控制方程 | 第54-55页 |
| 5.2 数值模拟分析设置 | 第55-57页 |
| 5.3 斜流泵包角匹配方案下空化状态分析 | 第57-63页 |
| 5.3.1 小流量工况下空化状态分析 | 第57-59页 |
| 5.3.2 设计工况下空化状态分析 | 第59-61页 |
| 5.3.3 大流量工况下空化状态分析 | 第61-6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