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城市铁路、市郊铁路论文

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减振措施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1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第13-14页
        1.1.2 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2.1 列车荷载引起的振动特性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2 高架轨道振动特性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3 轨道交通减振措施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5页
2 高架桥基础-地基耦合振动特性第25-47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Cheng-Hsing Chen台南科技园激振试验概况第25-27页
    2.3 基于ABAQUS的三维桥梁基础-地基耦合有限元模型第27-34页
        2.3.1 三维桥梁基础-地基耦合有限元模型理论基础第27-32页
        2.3.2 三维桥梁基础-地基耦合有限元模型在ABAQUS中的实现第32-34页
    2.4 激振试验三维桥梁基础-地基耦合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第34-38页
        2.4.1 振动振幅第34-35页
        2.4.2 正规化动态反应第35-37页
        2.4.3 振动衰减系数第37-38页
    2.5 三维桥梁基础-地基耦合有限元模型在沪杭高铁现场测试的应用第38-45页
        2.5.1 基于沪杭高铁现场测试的三维桥梁基础-地基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8-41页
        2.5.2 基于沪杭高铁现场测试的三维桥梁基础-地基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41-45页
    2.6 本章小结第45-47页
3 子结构法在高架桥振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第47-65页
    3.1 引言第47页
    3.2 子结构法求解高架桥振动特性的分析过程第47-49页
    3.3 列车-高架桥耦合子结构模型第49-53页
        3.3.1 车-轨耦合模型第49-52页
        3.3.2 高架桥轨道模型第52-53页
    3.4 基于沪杭高铁高架桥现场测试的子结构模型第53-59页
        3.4.1 沪杭高铁高架桥现场测试概况第53-55页
        3.4.2 列车-高架桥耦合子结构模型尺寸及参数第55-59页
    3.5 高速铁路高架桥子结构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59-63页
    3.6 本章小结第63-65页
4 减振轨道板动力特性分析第65-87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减振轨道板疲劳振动测试背景及目的第65页
    4.3 减振轨道板疲劳振动测试内容第65-71页
        4.3.1 试验用轨道板及测试布点第65-68页
        4.3.2 试验加载装置第68-69页
        4.3.3 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第69-70页
        4.3.4 减振轨道板疲劳振动测试试验安排第70-71页
    4.4 减振轨道板疲劳振动测试试验结果分析第71-85页
        4.4.1 实际加载力大小第71-73页
        4.4.2 减振轨道板刚度测试及结果分析第73-80页
        4.4.3 减振轨道板振动加速度测试及结果分析第80-85页
    4.5 本章小结第85-87页
5 列车荷载引起的环境振动及隔振措施分析第87-97页
    5.1 引言第87页
    5.2 2.5维有限元法原理第87-88页
    5.3 2.5维模型参数第88-89页
    5.4 隔振效果分析第89-94页
        5.4.1 隔振沟第89-90页
        5.4.2 隔振墙第90-92页
        5.4.3 弹性地基第92-94页
    5.5 本章小结第94-9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7-101页
    6.1 结论第97-98页
    6.2 展望第98-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作者简历第107页
    作者简历第107页
    硕士期间完成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游客感知的冰雪旅游服务质量实证研究--以哈尔滨雪博会为例
下一篇:RJ公司引入私募投资对其上市后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