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5-17页 |
·国内关于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国外关于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的研究 | 第17页 |
·对国内外关于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研究的评论 | 第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及思想状况 | 第18-26页 |
·物质生活现状 | 第18-20页 |
·工资待遇偏低,生存环境艰难 | 第18页 |
·居住环境较差,生活质量偏低 | 第18-19页 |
·子女同等教育机会缺乏,孩子教育堪忧 | 第19-20页 |
·精神生活现状 | 第20-26页 |
·精神生活的积极方面 | 第21-23页 |
·精神生活的消极方面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26-32页 |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 第26-30页 |
·思想文化教育重视不够 | 第26-27页 |
·思想文化教育环境欠佳 | 第27页 |
·思想文化教育内容滞后 | 第27页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 | 第27-28页 |
·体制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28-30页 |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问题 | 第30-32页 |
·情感需求盲目化 | 第30页 |
·心理疏导荒漠化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 第32-39页 |
·调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 | 第32-35页 |
·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政府主导力量 | 第32-33页 |
·新生代农民工所在企业——现实主要力量 | 第33页 |
·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第三部门”——社会参与力量 | 第33-34页 |
·大众传播媒体——媒体宣传力量 | 第34页 |
·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教育——主体教育力量 | 第34-35页 |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35-36页 |
·职业培训 | 第35-36页 |
·心理健康教育 | 第36页 |
·改善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36-39页 |
·政策上扶持新生代农民工 | 第36-37页 |
·全社会关注新生代农民工 | 第37页 |
·体制改革消除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差别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