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引言 | 第8-14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研究目的 | 第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国外交警柔性执法研究 | 第9-10页 |
2.国内交警柔性执法的研究 | 第10页 |
3.柔性执法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12-14页 |
1.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页 |
3.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柔性执法内涵 | 第14-18页 |
(一)柔性执法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执法 | 第14页 |
2.刚性执法 | 第14页 |
3.柔性执法 | 第14页 |
4.交警柔性执法和交通柔性执法 | 第14-15页 |
(二)柔性执法的内涵 | 第15-16页 |
(三)刚性执法和柔性执法的比较 | 第16页 |
(四)柔性执法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 第16-17页 |
2.法律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理论 | 第17-18页 |
三、东莞交警柔性执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18-26页 |
(一)东莞交警柔性执法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1.粗暴执法现象依然存在 | 第20页 |
2.体验式教育运用不够 | 第20-21页 |
3.人性化制度不够 | 第21页 |
4.柔性执法方式方法不够成熟 | 第21-22页 |
(二)东莞公安交警柔性执法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1.柔性执法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差 | 第23页 |
2.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约束力不够 | 第23-24页 |
3.内部缺少系统培训,对柔性执法认识不足 | 第24页 |
4.柔性执法方式方法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 | 第24-26页 |
四、国内外交警柔性执法的经验及其启示 | 第26-31页 |
(一)国内交警柔性执法经验及启示 | 第26-29页 |
1.北京—增强监督,注重培训,加强宣传学习 | 第27页 |
2.上海—推动微笑执法 | 第27-28页 |
3.杭州—推动监管、加强创新探索 | 第28页 |
4.海口—部门共同联合城市执法 | 第28页 |
5.大庆—细致细心,高科技高效率执法 | 第28-29页 |
(二)国外交警柔性执法经验启示 | 第29-31页 |
1.美国:强制执法和柔性执法相结合 | 第29-30页 |
2.法国:贯彻人性化执法理念 | 第30页 |
3.英国:三权分立式执法方式 | 第30页 |
4.德国:严谨细致的执法方式 | 第30-31页 |
五、积极推进东莞交警柔性执法的基本对策 | 第31-36页 |
(一)完善相应执法体制,树立全新的柔性执法观念 | 第31-32页 |
1.完善柔性执法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31页 |
2.建立并完善柔性执法的制度,树立全新的柔性执法观念 | 第31-32页 |
(二)加强系统培训,提高交警队伍思想认识 | 第32-33页 |
1.加强技能培训,规范交警柔性执法方式 | 第32页 |
2.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柔性执法思想认识水平 | 第32-33页 |
(三)在执法实践中不断规范柔性执法方式 | 第33页 |
1.建构和完善交警柔性执法制度,规范交警柔性执法方式 | 第33页 |
2.在实际工作中大力倡导交警柔性执法 | 第33页 |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柔性执法水平 | 第33-36页 |
1.举办法制宣传展览,加大柔性执法社会宣传力度 | 第34页 |
2.举办内部法制培训班或轮训班,提供交警柔性执法水平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